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万块租辆京东汽车?这步棋背后藏着一个万亿级野心

0
分享至

当小米、华为在造车路上已渐行渐远,另一家巨头京东也带着它的答案正式入场。然而,其首秀车型却让业内直呼“看不懂”:在极致“内卷”的红海中,它为何选择了一条看似最拥挤、利润最薄的领域?这究竟是高瞻远瞩的布局,还是一场危险的豪赌?

文:中外管理传媒 王爽

责任编辑:胸怀天下

管理解读:刘百功(“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评委、中外管理传媒利润倍增中心学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商学院企业赋能增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前不久,京东集团正式宣布进军智能汽车制造领域,标志着又一家中国科技巨头投身于当前竞争已趋白热化的“造车”浪潮之中。在小米、华为等企业先后以不同模式布局汽车产业之后,京东的入局无疑为这场竞赛带来了新的变量与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电商与供应链企业,京东此次跨界并非简单的业务扩张,其背后依托的是其成熟的零售生态、高效的物流网络、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完善的金融业务体系。因此,京东造车不仅是一个行业性事件,更是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企业战略范本。市场普遍关注的是,京东将如何发挥其核心资源优势,在资产重、周期长的汽车制造业中开辟新路径?其“造车”故事又将如何与既有的电商、物流、科技与金融生态形成协同共振?



图源:“京东汽车”公众号

是“场景入口”还是“内卷陷阱”?

中外管理传媒:京东作为一家以电商和供应链为核心的企业,为何选择进入投入巨大、竞争已极为激烈的造车领域?其主要驱动力何在?

刘百功:京东造车最核心的驱动力,在于抢占“汽车”这一未来关键的人机交互场景。当前,人与互联网的交互入口已从早期的PC、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逐步拓展至汽车、智慧家居等多元空间。互联网企业争夺这些入口,本质上并非仅仅为了“卖车”,而是为了占据用户更多的生活场景,从而介入在这些场景中发生的各类消费与商业行为。

具体而言,未来汽车将深度融合无人驾驶技术、大屏交互能力与高度智能化属性,这将催生极其丰富的车内消费场景。无论是京东、阿里,还是华为,都在积极布局这些潜在的场景入口。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消费行为归纳为五类:娱乐、交易、学习、信息获取与社交。而汽车作为多重属性的融合载体,将有望推动这五大消费场景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外管理传媒:京东汽车在众多汽车品牌中,将如何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刘百功: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京东汽车推出的车型提供两种购买方式:租购模式约4万多元,全款购买则在八九万元左右。现阶段其产品尚未展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策略上与其他车企初期类似,主打高性价比,走大众化、亲民路线。

若要构建真正的差异化优势,京东汽车应当遵循两大原则:首先,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群体;其次,充分利用京东在大数据方面的优势,深度分析目标用户的消费行为,精准识别其核心需求、痛点与“爽点”。作为大型平台型企业,京东相较于传统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正是对消费者行为的深刻洞察与数据沉淀。

中外管理传媒:同样是从互联网科技领域跨界造车,您认为京东的路径与小米会有哪些不同?

刘百功:小米的核心优势集中在生产制造相关领域,在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深厚,“极致性价比”已成为其鲜明标签。而京东在用户心智中更多代表着高品质、高效率的形象,例如其产品包装规整、配送准时、商品崭新等特点,都进一步强化了其高品质的用户认知。

此外,两者的资源禀赋也存在差异。京东购物平台的用户基数可能大于小米,这是其基础优势;同时,京东在数据能力、供应链与物流、科技储备等方面具备独特竞争力。而小米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工业设计、供应链整合、精益运营与成本控制能力上。总体来看,京东与小米在造车路径上各有侧重,优势各异。

中外管理传媒:京东的入场,对已经“卷”到极致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百功:从现有策略来看,京东汽车走的是极致性价比路线,这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行业的“内卷”程度。特别是4万多元的定价,让我对其战略意图产生一些疑惑。我原本期待京东能够针对特定人群,在特殊场景适配、设计语言或驾驶体验等方面打造突出优势,从而开辟一个高价值的细分市场。但从已推出的车型来看,似乎并未体现出这一点。京东选择进入竞争最激烈、利润最微薄的低端市场,其造车项目在初期可能只会成为加剧这场“消耗战”的一个新变量。



图源:“京东汽车”微博

最大风险是“自以为是”

中外管理传媒:传统车企具备制造经验,新势力拥有科技标签。京东作为“跨界者”,您认为它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

刘百功:目前来看,京东造车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三方合作的优势。其一,是与广汽集团的合作,广汽成熟的汽车制造能力为京东提供了整车生产保障;其二,与宁德时代的合作,确保了电池技术这一核心环节的可靠性。而京东自身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消费者的深度理解——手握海量消费者数据,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挖掘与分析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精准的产品定义能力。

我建议,京东在造车过程中应推动与用户的深度共创。除了传统汽车设计师之外,还可以引入消费心理学专家参与产品设计,从而使车辆更贴合用户的真实使用需求与情感期待。

中外管理传媒:管理学中常谈“协同效应”。京东如何将其在零售、物流、科技和金融领域的资源有效整合到造车这一重资产、长周期的业务中?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

刘百功:协同效应可以分为对外与对内两方面。对外协同,即京东与广汽、宁德时代等外部伙伴的合作联动;对内协同,则是指京东内部零售、物流、科技、金融等资源与汽车业务的深度融合。

具体而言,零售板块可通过分析用户消费行为,反向赋能汽车产品定义与功能设计;物流板块未来可结合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兼具送货与载人功能的复合型工具;科技板块所积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智能汽车及相关场景落地的关键支撑;金融板块则可复用京东白条等成熟消费信贷产品,为用户购车提供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

整合过程中,京东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自以为是”,即企业所设计的价值与客户实际感知价值之间的错配。如果只是将各类资源简单拼接,用户可能感觉产品是“东拼西凑”,难以形成真正的价值认同。因此,京东在推进内外协同与内部整合时,最核心的挑战在于,能否精准识别并满足用户内心期待但尚未言明的潜在需求。

中外管理传媒:从风险管理视角,您认为京东造车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刘百功: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京东造车最大的风险在于产品未能获得消费者认可。核心问题在于,车辆是否能为用户创造真实、可感知的价值——如果缺乏打动用户的产品力,消费者不愿买单,最终车辆可能只能用于京东自身的物流等内部场景,长期来看将难以持续。

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先例,部分新势力车企初期宣传声势浩大,但因未能持续为目标客户创造有效价值,最终陷入困境。因此,京东造车的核心风险本质上还是:它的产品能否精准匹配目标客户需求,真正为他们创造出他们认可并愿意付费的价值。这是所有商业模式的起点,也是终点。

性价比只能起步,长跑靠模式与耐心

中外管理传媒:京东在汽车商业模式上会有什么创新?在极度“内卷”的市场中,京东要怎么活下来、走得更远?

刘百功:关于京东汽车可能的商业模式创新,我有两个核心判断。第一,是基于使用付费的共享模式。随着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与大数据深度应用,车辆有望实现全天候智能调度,用户无需购车,而是根据使用里程或时长按需付费。第二,是汽车与京东现有业务的深度融合。车辆可与京东物流、零售、外卖等业务场景打通,构建商业闭环。

但就汽车的基础功能与外观设计而言,我认为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很难再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性创新。竞争的焦点,将越来越从“硬件参数”转向“软件生态”和“服务体验”。

中外管理传媒:造车是众所周知的“烧钱”行业,盈利周期漫长。您如何看待资本市场对京东造车的反应?京东母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和耐心来支撑这个项目穿越“量产地狱”和初期的亏损阶段?

刘百功:汽车行业确实是长周期、高投入的领域,但市场规模庞大,一旦突破盈亏平衡点,仍有可观的发展空间。京东具备雄厚的资本实力,我认为未来5年中国汽车行业可能迎来整合浪潮,如果京东能凭借其融资能力与资金储备,适时收购一些有特色但资金链紧张的新势力车企,一方面可加速实现盈亏平衡,另一方面也能借助对方积累的经验加快发展。

从资本视角看,收并购很可能成为京东的选择。如果仅依靠单一车型逐步推进,除非能打造出像赛力斯、问界那样的爆款,否则难度较大。至于京东母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财力与耐心,我相信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京东应已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规划,有能力支撑量产初期的投入与亏损。

中外管理传媒:在您看来,我们应该用哪些关键指标来衡量京东造车在初期(例如3-5年内)是否成功?是销量、市场份额,还是其对京东整个生态体系价值的提升程度?

刘百功:衡量京东造车成效的指标可分为两类,但可观测性不同。从汽车业务本身看,关键指标有两个:一是达成盈亏平衡的时间,这关乎业务的可持续性;二是爆款车型的推出速度与规模,例如能否在短期内打造出月销过万的车型,这直接反映市场接受度。

至于造车业务对京东生态价值的提升,短期内很难量化,也缺乏公开数据支撑。一方面,跨业务协同的效益通常不会对外披露;另一方面,要通过汽车带动京东购物、金融等生态业务,前提是无人驾驶等技术普及,这在中短期内难以实现。或许要等到五年甚至更久之后,当技术与场景完全成熟,我们才能回过头来,清晰地看到京东今日布局的全部战略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恐怖!洗衣引发“爆炸”,杭州一女子撕扯凝珠发生意外致眼睛失明

恐怖!洗衣引发“爆炸”,杭州一女子撕扯凝珠发生意外致眼睛失明

火山诗话
2025-11-19 07:55:07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美军能打赢解放军吗?俄媒:两军差距巨大,除兵员其他全是劣势

美军能打赢解放军吗?俄媒:两军差距巨大,除兵员其他全是劣势

荣亭小吏
2025-11-18 16:12:37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缅北女魔头魏榕:建立血牛库,别墅藏帅哥,不听话就赏“肉灵芝”

刀刃故事
2024-10-08 23:39:48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蜻蜓世音
2025-11-09 12:22:16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细节曝光,互为对方理想型,男方喜好一直没变过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细节曝光,互为对方理想型,男方喜好一直没变过

萌神木木
2025-11-20 09:37:19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因慎战言论引争议,国防大学马骏回应:军人的使命是和平不是战争

麦大人
2025-08-22 14:33:36
著名神经病学专家蔡琰教授逝世,享年94岁

著名神经病学专家蔡琰教授逝世,享年94岁

极目新闻
2025-11-20 12:11:41
1994年,父亲贷款买下北京二环的9套四合院,25年后开发商来拆迁

1994年,父亲贷款买下北京二环的9套四合院,25年后开发商来拆迁

如烟若梦
2025-11-17 18:10:03
曾志伟估计头都大了,这合影还是拒绝的为好。

曾志伟估计头都大了,这合影还是拒绝的为好。

TVB的四小花
2025-11-20 10:36:44
正式开超市!小牛队可以甩卖核心球员,只剩弗拉格

正式开超市!小牛队可以甩卖核心球员,只剩弗拉格

德译洋洋
2025-11-20 14:53:24
火箭胜骑士!申京28+11+7准三双,完胜莫布里!他甚至少拿8000万

火箭胜骑士!申京28+11+7准三双,完胜莫布里!他甚至少拿8000万

熊哥爱篮球
2025-11-20 11:34:42
A股:刚刚,突传大消息,两个重磅信号落地,周四将迎来更大动作

A股:刚刚,突传大消息,两个重磅信号落地,周四将迎来更大动作

云鹏叙事
2025-11-20 00:00:03
一个奇怪的现象:50岁以后的人,能活到90岁的,基本上50岁的时候,就戒掉了这3件蠢事,尤其是最后一件事!

一个奇怪的现象:50岁以后的人,能活到90岁的,基本上50岁的时候,就戒掉了这3件蠢事,尤其是最后一件事!

东林夕亭
2025-11-19 08:41:35
率队晋级世界杯却从未去过该国,海地主帅:那里实在太危险了

率队晋级世界杯却从未去过该国,海地主帅:那里实在太危险了

懂球帝
2025-11-20 06:50:06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大国纪录
2025-11-17 09:17:59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01:47:03
女孩被霸凌4小时,施暴者父母:她活该,女孩哥哥:你们别后悔

女孩被霸凌4小时,施暴者父母:她活该,女孩哥哥:你们别后悔

罪案洞察者
2025-09-13 14:18:59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口罩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4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口罩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4大变化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9 10:03:34
“我出59万,你卖不卖?”四川一富商想买人家挂在房梁上53年的猪

“我出59万,你卖不卖?”四川一富商想买人家挂在房梁上53年的猪

忠于法纪
2025-11-19 08:47:40
2025-11-20 15:20:49
中外管理传媒 incentive-icons
中外管理传媒
我们,专注管理传播24年
6191文章数 794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时尚
本地
手机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入冬时节,高雅人士都在品鉴什么好东西?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80系列首发户外探索模式 14天极限续航 关键时刻能救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