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价格战将整个汽车行业拖入利润缩水的泥潭,吉利汽车11月17日发布的三季报却逆势点燃一把火:单季营收飙升至892亿元,创历史新高,并以27%的同比增速强势领跑行业。与此同时,其前三季度收入增速达26%,相当于比亚迪同期12.75%增速的两倍。
这份超预期的成绩单,实际早就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富途数据显示,9月和10月间,贝莱德、先锋、高盛、嘉信、道富等多家国际头部资管集体增持吉利汽车。一场针对中国汽车产业价值重估的资本盛宴已然开启。
PART 01高增长逆势突围:吉利汽车撕开行业寒冬
审视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不仅要看其绝对数值,更要关注其增长质量与行业相对表现。2025年第三季度,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5%。
![]()
从前三季度来看,累计营收达2395亿元,同比增长26%,更值得关注的是,吉利汽车成为头部车企中唯一收入仍保持20%以上增速的企业,领跑行业。这一成绩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
在盈利能力方面,观察核心归母净利润(剔除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等非经常性损益),这一衡量经营质量的硬指标的话,发现吉利汽车前三季度该指标达10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达16.6%,比上半年平均毛利率高0.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核心归母净利润39.6亿元,环比增速高于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速15%和销量环比增速8%。在价格战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彰显出产品溢价与成本控制能力,也体现出公司盈利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改善离不开效率的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管理费用率降至1.8%,效率同比提升27%;研发费用率降至6.1%,效率同比提升15%;销售费用率降至5.7%,相比去年同期5.9%也实现效率提升。
从现金流角度看,截至9月末,吉利汽车的净现金水平达452亿元,1 - 9月经营活动累计创造305亿元净现金流入,为后续技术研发与市场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财务弹性。这一数据对于评估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投资能力至关重要。而充裕的现金储备更为企业穿越周期提供了坚实保障。
![]()
回顾历史,能够在大环境低迷时期保持充沛现金流的企业,往往能在复苏周期中抢占先机。吉利汽车目前拥有的452亿元净现金,相当于其当前市值的28%,不得不说,吉利汽车给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安全边际。
更值得关注的是,吉利汽车10月初宣布拟实施23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计划,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前景的信心,也通过股份注销直接回报股东。在当日的业绩电话会上,吉利汽车公司管理层透露,按照港交所的要求,回购计划将在极氪股东就私有化完成收取现金或股份的选择后启动。
PART 02 “一个吉利汽车”爆发前夜
吉利汽车的爆发绝非偶然。
在“一个吉利”战略体系的牵引之下,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吉利汽车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与行业领头羊之间的差距加速收窄。
来自乘联分会的数据也显示,10月从国内零售销售量来看,吉利汽车汽车以超214万辆国内销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速高达56.2%,市占率11.1%,与头名的差距只有3.6%。
![]()
差距进一步缩小到3.6个百分点,折射出吉利汽车在产品、品牌与渠道三大维度上的系统性进化。
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成效尤为显著。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吉利汽车新能源整体渗透率超58%,国内市场更攀升至62.6%,双双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前三季度,新能源累计销售116.8万辆,同比增长11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33%。这意味着吉利汽车已跨越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企转型的临界点,进一步印证其在全新赛道上的竞争力。
![]()
高端化路径亦取得实质性突破。吉利汽车不仅在“卖车”,更在“卖价值”。
以极氪为例,第三季度共交付5.3万台,全球超豪华SUV新旗舰极氪9X上市后1小时订单超过1.3万台。三季度总营收 315.62 亿元,同比增长9.1% 环比增长15.1%;综合毛利率 19.2%,同比提升 4.0pts,这一表现已超越不少以盈利著称的跨国品牌。
![]()
当友商还在比拼续航里程时,吉利汽车已经开始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科技出行企业的战略蜕变。
技术层面的突破构成了吉利汽车增长的底层逻辑。通过构建“算力+算法+数据”三大基础设施,吉利汽车已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其“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从H1到H9五级智驾能力,已在极氪、领克、银河等品牌中广泛应用。
![]()
更具前瞻性的是,吉利汽车构建了独特的“天地一体化生态”。三季度,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部署,成为中国首个完成组网并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也成为吉利构建“天地一体化”智能出行生态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强化了智能驾驶的精准定位能力。
技术与生态之外,组织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同样功不可没。
今年2月,极氪完成对领克的股权交割,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三季度,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也稳步推进,在17日的业绩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透露,预计最快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交割,最终完成日期取决于审批程序的实际进度。
这一系列的整合不仅减少内耗,更以规模化效应摊薄研发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并形成了“一个吉利汽车”之下的清晰品牌矩阵:吉利汽车银河主攻主流新能源市场,领克固守高端阵营,极氪则瞄准豪华科技领域。
![]()
产品层面,吉利汽车也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爆款打造体系。银河系列以“高质优价”策略,依托技术研发与经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保障品质,成为最快达成百万年销目标的品牌;而极氪则凭借扎实的技术积淀与品牌势能,在高端市场实现规模与盈利的双重跃升。
纵观全局,吉利汽车已不再只是一家传统车企。在“智能吉利2025”战略收官之际,一个更聚焦、更协同、更具科技基因的“一个吉利”体系正悄然成形。
PART 03 价值红利引爆资本狂潮:聪明钱重仓押注中国智造
在资本市场的叙事中,价值与价格之间的背离,往往隐藏着最为深刻的投资机会。尽管业绩持续超预期,但吉利汽车正身处这样一个被显著“误读”的估值洼地——其基本面与市场定价之间,正上演一场罕见的认知错配。
从数据来看,吉利汽车在港股市场上的估值表现显得格外克制。当前,吉利汽车的市盈率仅为10.75倍,不仅远低于比亚迪的22.39倍,更与特斯拉高达267.61倍的估值形成天壤之别。这一差距,表面上源于市场对传统车企转型的惯性忧虑,实质上却暴露了对吉利汽车已形成的“生态协同红利”的集体忽视。
![]()
当外界仍在质疑新能源汽车的盈利天花板时,吉利汽车已用一组硬核数据作出回应:银河品牌单季销量达32.7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43%;豪华科技品牌极氪的综合毛利率更是跃升至19%。这不仅标志着其差异化品牌矩阵战略的初步成功,更展现出在全球化布局下的综合竞争力。
更值得玩味的是另一组对比:2025年前9个月,吉利汽车的销量已达到比亚迪同期326万辆的66.6%,然而其在港股的市值,却仅为比亚迪的18.7%。业绩与市值之间如此显著的背离,在价值投资者眼中,无疑是一片尚待发掘的沃土。
资本的嗅觉总是最为敏锐。富途数据显示,吉利汽车的机构持股比例已攀升至57.82%,共有273家机构持有其股票。其中,贝莱德与先锋集团分别以4.88%和2.5%的持股比例,跻身第二和第三大股东。而高盛、嘉信理财、道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在10月底同步增持,释放出专业投资者对吉利汽车长期价值的坚定认可。
![]()
“聪明钱”的重仓押注,已开始引发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
机构对吉利汽车的评级已经有了“乐观共识”。包括民生证券、招商国际香港、东方证券在内的多家机构均给予吉利汽车“跑赢行业”及“买入”评级,目标价在24港元-32港元之间(较当前股价有15%~45%的上涨空间)。
这些评级的核心逻辑,是吉利汽车“估值修复”与“价值重估”的潜力——随着银河、极氪等新能源品牌的进一步增长,以及“生态协同红利”的持续释放,吉利汽车的估值有望从“传统车企”的10倍PE,向“新能源车企”的20倍PE甚至更高水平修复。
资本流向亦在印证这一趋势。截至11月18日,吉利汽车在20个交易日内录得净流入9.38亿元;而在10月22日,其港股通单日净买入额高达4.99亿港元,位列市场第一。这些数据清晰表明,市场对吉利汽车的预期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吉利汽车的“估值洼地”与“聪明钱重仓”,本质是“传统车企转型”的“认知差”与“生态协同红利”的释放。在“传统行业转型”的浪潮中,“认知差”往往孕育着“价值机遇”。
那些能够打破固有认知、通过战略布局与执行韧性实现“生态协同”的企业,终将被“聪明钱”发现,并获得应有的价值重估。
PART 04 未来增长路径清晰:吉利汽车的二次腾飞即将到来
站在当前节点回望,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已为下一阶段的腾飞做足了准备。截至2025年10月底,吉利汽车年内累计销量已达247.7万辆,全年300万辆目标的完成率超过八成。以当前稳健的销售节奏来看,达成年度目标几无悬念。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增长动能的结构性变化。第四季度,吉利汽车计划密集推出多款新车型与改款车型,持续拉动终端市场热度。而在全球市场,吉利汽车正加速“走出去”步伐——加速拓展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点,聚焦多个战略区域,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布局。
![]()
展望2026年,这仍将是一个“产品大年”。据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透露,公司将保持“每季度1-2款新品”的推出节奏,持续丰富产品矩阵,形成全面的增量贡献。与此同时,随着极氪私有化进程落地,公司在管理、研发与营销等“三费”结构上的优化,也将在明年逐步释放利润空间。
此外,吉利的全球化也在稳步推进中。在三季报的电话会议上,吉利汽车管理层透露,2026年预计海外销量增长50%-80%,新能源预计占比45%-50%,2026年将是吉利新能源车出口爆发年。同时,其还预测2027年吉利汽车海外出口将突破100万台。
![]()
在行业加速洗牌、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吉利汽车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战略定力——它不追逐短期热点,而是依托技术内核与体系化能力,走出一条独特的长期主义增长路径。这印证了一个朴素的商业逻辑:唯有兼具技术信仰、组织韧性与生态远见的企业,才能在产业剧震中穿越周期,重构估值逻辑。
正如桂生悦所言,2026年是吉利新五年战略的开局之年,更多变革与突破值得期待。当资本市场开始以科技公司的估值体系重新审视这家传统车企,我们或许正见证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蜕变,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价值叙事的一次深刻重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