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的漫漫长河中,让人惊叹不已的奇迹那可不少,“哈军工”的诞生便是其中耀眼的一个。
1952年,朝鲜战场上炮火连天、战况激烈,陈赓将军正奋战在作战前线指挥作战呢。突然,一封紧急电报传来,陈赓将军赶忙收拾行装,马不停蹄地赶回国内。
他心里琢磨着,这紧急召回,肯定是有更重大的使命等着他。陈赓将军征战多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没经历过呀,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毛主席这次交给他的,竟是创建军事工程学院这样艰巨的任务。
陈赓将军心里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重担,随后便一头扎进了全新的工作岗位。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年,“哈军工”就初具规模成立了。可就在学院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毛主席却打算把他调到军委工作。陈赓将军心里那是一万个不愿意啊,他满心惦记着学院,还恳请毛主席:“请主席给哈军工留幅墨宝。”
![]()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啥,为啥要让陈赓将军去军委工作呢?
一、创办军事工程学院
陈赓将军在我军的历史长河中,那可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部队摸爬滚打多年,吃过的苦、受过的难数都数不清,不管多艰难,他都咬牙坚持,而且干得那叫一个漂亮。
1952年,朝鲜战场上环境恶劣到了极点,可陈赓将军没有丝毫退缩,他时刻听从组织的召唤,哪里需要他,他就毫不犹豫地奔赴哪里。
当得知要他创建军事工程学院时,陈赓将军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他风风火火地赶回国,才得知是这么个事儿。在他看来,我军里有能力、有学识的将领多了去了,自己刚从战场上下来,一下子要离开部队,去干这么个跨度这么大的活儿,心里实在没底,而且他也担心自己干不好。
但在毛主席等人眼里,陈赓将军可是有办校经验的,红军步兵学校就是他创办的,所以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在毛主席等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陈赓将军最终接受了任务,还立下了坚定的决心。组织上也全力支持他,陈赓将军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然而,这其中的困难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首先就是校址的问题。刘帅创办的军事学院设在了南京,南方已经有了军事院校。陈赓将军原本想继续把学院设在南方,这样两边还能有个照应,好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但考虑到北方还没有军事院校,经过大家多次商讨,最终决定把学院设在北方,选在了哈尔滨。
为啥选哈尔滨呢?因为哈尔滨离苏联比较近。军事学院嘛,得把军事研发放在重要位置,苏联在军事方面的优势那是不用多说的,哈尔滨作为我国军事的后方基地,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地方了。
![]()
确定了具体位置后,陈赓将军一刻也不敢耽误,他深知我国军事人才紧缺,得赶紧把学院建起来。可没想到,校址上还有几座没拆迁的医院和校舍,这可把学院的建设进度给耽误了。陈赓将军四处奔波,先找县领导协调,县领导解决不了,他就接着找市领导。为了能尽快动工,他那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可这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啊,有些医院根本不想搬迁,陈赓将军的工作陷入了困境。不过他可没放弃,一方面找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去做干部们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跑到周总理那里寻求帮助。在陈赓将军的不懈努力下,校址问题终于解决了。
开始施工后,工地就成了陈赓将军的“战场”。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日夜奋战。陈赓将军也经常出现在工地上,他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检查施工进度和质量,还不停地叮嘱施工人员要注意安全、保证质量。
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陈赓将军都和工人们一起在工地上忙碌着。时间长了,他和工人们都混熟了,工人们见到他,还能和他开开玩笑,但施工可一点都没耽误。
后来教学大楼要封顶了,陈赓将军时刻关注着,还和工人们一起爬上了最高层,仔细查看每一处情况。
建校的任务可不比打仗轻松,困难一个接着一个。在建校前期,师资力量也是个大难题。当时那个年代,人才稀缺得很,为了能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陈赓将军又四处奔波,成立了请调小组,跑遍了全国各地。在这一年里,陈赓将军一刻都没松懈,“哈军工”的成功创建就是最好的证明。
![]()
![]()
他把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军校的建设中,可他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他的心肌梗塞时不时就会发作,身体难受得要命,但他还是放不下工作。
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心疼他,就想让他到军委工作,好好养养身体。可陈赓将军却不这么想,他说:“学院刚建好,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现在最要紧的是请毛主席留幅墨宝。”
陈赓将军这么坚持,谁也劝不动他。最后,毛主席挥笔写下了“工学”两个字。
二、智勇双全
陈赓将军一生身经百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386旅旅长。在他的带领下,386旅每次作战都能让日军吃尽苦头,我军也收获颇丰。这可把日军给头疼坏了,还专门为他的部队制定了作战方案。
战场上,陈赓将军有自己独特的打法,他擅长指挥战斗,胜利一场接着一场,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有一次,陈赓将军率领386旅设下伏击。他们潜伏在一条日军行军的必经之路上,没过多久,日军的一支运输大队就来了。这一仗,他们大获全胜,不仅缴获了大量的物资,还把三百多名敌军全部歼灭。
可以说,陈赓将军智勇双全,战场上威名远扬,建校任务上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创建,又经过四年的发展,曾经连选址都困难重重的哈军工,已经拥有了五栋教学楼,还有校舍和各种各样的实验室。
它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这个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也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其中,饱含着陈赓将军的心血,是他做出的巨大贡献。
![]()
三、生命的尽头
1960年,陈赓将军的心肌梗塞第二次发作了,一次次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可他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疼痛也越来越难以忍受。
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还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
他时刻牵挂着哈军工的建设,1961年,陈赓将军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陈赓将军的离世,让很多人悲痛不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想着把自己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整理出来,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陈赓将军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构思《作战经验总结》,可惜,他只完成了“序言”,生命就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
![]()
结语
陈赓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奉献的一生。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总是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他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他的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