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做梦想不到,美官员不顾白宫警告单独参会,全程赞扬中国却狠骂美国。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一个让特朗普措手不及的场面发生了
最近举行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朗普坚持他的一贯立场,继续无视《巴黎协定》,也明确禁止白宫以外的代表擅自参会。
但纽森偏偏就这么来了,绕过联邦政府,以“私人休假”的方式登场。
他不仅来了,还堂而皇之地发言,全程没有一句为华盛顿说话,反倒对中国清洁能源的战略布局赞不绝口。
纽森的这番言论,直接把中美两国在气候议题上的差异摆上了国际舞台。
![]()
他直言,美国过去八年在气候政策上“开倒车”,不仅退出《巴黎协定》,还削减环保预算、压制新能源项目,结果自己把新能源产业主导权拱手让给了中国。
他甚至说,中国在光伏、电动车、电池技术这些关键赛道上“已经达到另一种境界”,而美国却还在为是否承认气候变化争论不休。
这种公开在国际场合“批美赞中”的场景,在美政坛极为罕见。
纽森并非一时冲动,他的发言背后,是一整套数据支撑和地方政府的战略考量。
他指出,加州如今可再生能源比例已经接近60%,远远超过美国其他州,甚至超过许多欧洲国家。而正是与中国企业在电动车、太阳能等领域的合作,让加州走在了绿色转型的前列。
纽森这一“单骑赴会”的举动,其实撕开了美国国内在气候问题上的深层裂痕。
![]()
特朗普政府自第二次上台以来,更加坚定地退出巴黎协定,明确要求联邦官员不得参与气候大会。
但加州、纽约、华盛顿州等民主党主政区域却根本不买账,纷纷自建“气候联盟”,进行地方层面的碳中和计划。纽森此次出现在COP30,正是对这种联邦与地方权力分裂的真实写照。
这不仅是一次政策层面的分歧,更是一次赤裸裸的政治表态。
纽森作为民主党的明星人物,早就被视为2028年总统大选的种子选手。他这次绕过特朗普政府,直接在国际场合亮相,无疑是一次提前“铺路”。
通过展示自己在气候议题上的全球视野与实际行动,他试图把自己塑造成美国“真正的绿色领袖”。
而全球媒体的反应也格外热烈,欧洲代表团给出高度评价,称赞纽森是“美国良知的代言人”。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也私下表示,加州的经验比华盛顿的口号更值得借鉴。
但白宫方面却极度尴尬,特朗普本人没有回应,白宫新闻发言人倒是火速发声明,强调纽森“未获联邦授权”,并试图划清界限。
![]()
这种“外交越权”在美国历史上虽然不算首例,但像纽森这样高调、“带头唱反调”的确少见。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是一次出位的国际秀场,更是一场内部博弈的公开化展示。
而纽森能如此大胆地称赞中国,也绝非一时兴起。他深知,加州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在很多关键技术上都与中国密切相关。
无论是电动车电池还是风能设备,中国厂商都占据了全球主导地位。纽森公开肯定中国,其实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姿态,是对经济生态和供应链格局的深刻认知。
放在更大的背景下看,这一幕其实揭示了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一大难题——美国的角色越来越不确定。
联邦政府不愿承担国际责任,地方政府却又迫于本地经济与环境压力不得不“另起炉灶”。这导致美国在全球气候议程上的声音越来越分裂、越来越难以统一立场。
而中国在过去几年中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反而在国际气候舞台上越发稳重、务实,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愿意合作的对象。
纽森的发言,是一次地方政府“突围”的典型案例。他很清楚,仅靠联邦政府的摇摆不定,美国无法在新能源赛道上追上中国,也无法在国际气候治理中恢复话语权。
他此行看似“唱反调”,但实际上是在逼迫美国重新审视自身的气候政策方向。他想表达的不是对中国的盲目吹捧,而是对美国气候战略的深度焦虑。
而特朗普政府面对这种挑战,会如何应对?目前来看,他们的选择是回避与否认。
但问题总是要解决的,纽森这类地方力量的崛起,或许会在未来几年强行将气候议题重新拉回美国全国政治的中心。
这场“政治越界”的戏码,最终呈现出的,其实是美国制度的张力与现实的冲突。
而对全球来说,这种撕裂式的表现,也意味着在未来的气候治理中,我们可能越来越多看到“美国的缺席”与“地方的代言”并存的局面。
纽森一个人的发言,替代不了整个国家的承诺,但他的行为,却清晰地暴露了当前美国在全球气候议题上的困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