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妮娜力在女子七项全能跳远比赛中。
![]()
郑妮娜力在女子七项全能800米比赛中。
![]()
郑妮娜力在女子七项全能标枪比赛中。
![]()
马亚男在女子200米单人划艇比赛中。
![]()
马亚男(左二)和她的教练员在颁奖仪式上。
![]()
马飞(左)/王金伟在男子500米双人皮艇比赛中。图片均由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马立明摄
田径项目女子七项全能比赛
总成绩5922分!郑妮娜力成功卫冕
11月1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全部结束。山西运动员郑妮娜力以总成绩5922分夺得冠军,成功卫冕!这是山西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全运会的第六枚金牌。
女子七项全能分两个比赛日进行,共有100米栏、跳高、铅球、200米、跳远、标枪、800米七个项目,比赛成绩将各个单项成绩的得分加起来计算,总分多者为优胜。
18日赛事首日,郑妮娜力便展现出强劲势头,在第一项100米栏比拼中,她以13秒49的成绩摘得小组头名,斩获1052积分,为夺冠奠定良好基础。
随后的跳高比赛,她成功跃过1.70米高度,累计积分达1907分;铅球比赛中投出13米28,位居第二。当天晚间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迎来了200米赛事,郑妮娜力凭借稳定发挥再添835分,首日结束时以3488分暂列积分榜前列。
19日,该项目较量更为激烈。浙江选手徐佳欢、江西选手吴峥等对手紧追不舍。郑妮娜力在跳远项目中跳出6.08米,位列该项目第二;标枪赛场虽遭遇挑战,但她仍以43.27米的成绩拿下730分。
当晚,在最终的800米决胜战中,她顶住体能的极限压力,以2分19秒52的成绩冲线,最终凭借5922分的总成绩锁定冠军。浙江选手刘静逸和徐佳欢分获银牌和铜牌。
郑妮娜力1998年出生于加拿大,她的外婆是中国田径名将郑凤荣。2021年4月,她正式加入中国田径队,成为中国田径首位归化运动员,同时也是山西省引进的竞技体育人才。
郑妮娜力在田径项目上展现出惊人实力,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郑妮娜力获得女子七项全能第10名,创造了中国选手在这个项目上的最好成绩。同年9月,她夺得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冠军。2023年,包揽杭州亚运会和全国田径锦标赛该项目冠军。在2024年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女子五项全能比赛中,她以4130分的成绩取胜,帮助中国田径队时隔10年再夺该项目金牌;在2024年全国田径冠军赛女子七项全能决赛中夺冠。
皮划艇静水项目比赛
战胜伤病归来!马亚男摘银
马飞、王金伟反超对手摘铜
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迎来第四个比赛日,山西选手马亚男在女子200米单人划艇摘银,马飞、王金伟收获男子500米双人皮艇铜牌。山西队在本届全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共获得2枚银牌和1枚铜牌。
在女子200米单人划艇决赛中,奥运冠军孙梦雅、上届冠军帅常文、奥运参赛选手林文君等顶尖选手同场竞技,竞争异常激烈。山西选手马亚男起步后暂列第四,凭借后半程的强势冲刺实现赶超,最终以45秒943的成绩第二个冲过终点,为山西队夺得一枚宝贵的银牌。
26岁的太原姑娘马亚男,曾面临严重伤病,一度考虑退役,通过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她成功进行手术并经历了漫长的康复过程。
赛后,山西省皮划艇赛艇队领队史志伟表示,马亚男不仅没有放弃训练,反而在养伤期间连续两届赢得全国皮划艇静水锦标赛女子单人划艇500米冠军,展现了一个运动员非凡的毅力,也奠定了她在国家队该项目的重要地位。如今,马亚男已走出伤病阴影,与新搭档默契配合,继续在国内外赛场屡创佳绩。
此外,在当天进行的男子500米双人皮艇决赛赛场,山西小将马飞、王金伟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在赛程末段上演精彩反超——终点线前10米,两人凭借默契配合超越福建队组合,稳稳将铜牌收入囊中。
其他场次比赛中,几天前刚刚摘得女子单人皮艇500米银牌的张鲁茜,搭档队友杨梦圆出战女子500米双人皮艇,收获第四名;周月欣、王涵焜组合位列该项目第六名。值得关注的是,年仅17岁的小将张浩哲,作为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比赛中最年轻的选手,与刘浩、季博文等奥运冠军同场竞技,顶住压力发挥出最佳水平,最终获得第六名,未来可期。
11月20日,本届全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迎来收官之战。山西运动员将在男子500米四人皮艇和男子1000米双人划艇两个项目中继续发力,向奖牌发起冲击。(记者 李霈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