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迈上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我们从全民族抗战中汲取宝贵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矢志不渝地巩固和扩大中华民族大团结,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一、全民族抗战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的形成
第一,抗日战争的正义性是大团结精神的根本成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历史的铁律。日本军国主义以掠夺为目的,侵略邻邦,涂炭生灵,惨绝人寰,严重违背了政治道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站在对日作战的法律与道义制高点,决定了战争的正义性,而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不可能战胜的。
第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是大团结精神的历史成因。五千年的文明史长河,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鸦片战争以来,由于清政府羸弱,再加上外来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使得人民蒙难、国家蒙辱、文明蒙尘。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中华各族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确立和加强。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团结精神的文化底蕴。全面侵华战争伊始,日本曾发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激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起各民族各阶层的抗日热情,使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成为伟大的人民战争。“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无数中华儿女为抗日救亡舍家纾难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以大团结的万钧之力,共同铸造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为内涵的伟大抗战精神。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大团结精神形成的政治保障。在14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上,审时度势,不仅及时、有力地高举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大旗,而且科学分析、正确把握战争形势,全面论证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体现了鲜明的前瞻性。面对全面抗战的复杂形势,中共坚定捍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体现了鲜明的进步性。同时,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创造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好形式、好方法,加强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体现了鲜明的先进性。
二、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生动展现于全民族抗战之中
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等,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民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联合面貌,展现了大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呈现于多元的抗战群体中。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黄土一抔魂。在全民族抗战感召下,海内外中华儿女勠力同心、空前团结,“四万万人齐蹈厉”“以无间入有隙”,共同筑起了团结抗战的万里长城。作为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积极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主动深入敌后领导抗日斗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
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贯穿于全面抗战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胸怀民族大义,不仅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而且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联合,实行“团结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多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的反共高潮,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维护和巩固,确保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弘扬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展示于全面抗战的全国各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顽强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开辟了世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全面抗战爆发前,党推动形成了西北大联合的共同抗日局面。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中共领导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新四军贯彻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方针,进入大江南北开展抗日斗争。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依托东江、琼崖等根据地,在战略上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和太平洋盟军。西南地区各族儿女为输送抗战物资,共同修建滇缅公路,扩建与新建大量机场,积极参军拥军,英勇无畏主动作为,汇聚成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型交响曲。
三、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民族抗战时期形成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不仅为伟大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可靠保证,而且所形成的以抗日为主题的统一战线,也成为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这为当今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第一,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引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心骨作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大势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潮流,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团结带领人民赢得了伟大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引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华民族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最大底气,是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巩固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开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局面。历史证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的凝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为此,要持续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第三,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爱国主义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之作为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矢志不渝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汇聚各民族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强大合力,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华民族以团结一心、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迈向美好未来。
(作者为高校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分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原标题:《从全民族抗战汲取宝贵经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标识性原创性概念大家谈》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徐光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