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嫣然
比赛一结束,羽毛球小将徐文婧就从赛场里“钻”了出来,她身着江苏队红色队服,手拎白色球包,包上挂着各式各样的毛绒玩具,在工作人员“这边走”的引导下,她一路走进采访区,安静地站在记者们面前,双手紧紧攥着一条印有卡通图案的蓝色毛巾。
11月13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羽毛球项目18岁以下女子团体决赛在深圳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通过四场角逐,最终江苏队以3∶1战胜东道主广东队获得冠军。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运会羽毛球项目首次分设青年组比赛。
“我是二单的位置,相比对手,我们团队在单打方面可能更有优势,所以我们就尽可能在女单上拿分,让后面的队员减少压力,很高兴我能为团队争下这一分。”徐文婧与记者分享团队作战思路,声音稚嫩却思路清晰。
本届全运会多个项目设置了18岁以下组别。小将们带着初生牛犊的冲劲与蓬勃向上的活力,在赛场上拼搏,胜不骄、败不馁,让人们看到了新生代的崛起。
在广东奥体中心,“天才少女”16岁的浙江小将陈妤颉夺得了全运会田径女子100米冠军,成为全运会史上最年轻的女子100米冠军。
赛场上的陈妤颉梳着两个小辫,扎着蓝色蝴蝶结发卡,身着橙黄色运动衣,可爱俏皮,在赛道上格外醒目。“能跑出这样的成绩是意料之中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小孩姐”陈妤颉自信地表示,教练已在赛前帮她把状态调整到了最好。
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刷新亚洲纪录、全国纪录的13岁小将于子迪,乒乓球18岁以下组女单冠军姚睿轩……本届全运会赛场上,新星不断涌现,令人惊喜连连。
11月18日晚,全运会女排18岁以下组决赛中,当裁判宣布江苏队3∶0战胜上海队,获得冠军时,同一场地,江苏队队员们抱在一起庆祝欢呼,上海队姑娘们则难掩泪水。
在羽毛球青年组18岁以下女子团体决赛第二轮,刘一诺与周慧嘉不敌对手,遗憾告负。
胜负分明,是竞技体育中最残酷与真实的一面。
“在第一局,我们进入状态比较慢,没想到对手这么强,我们战术上也过于保守,主打防守,整体比较被动。”刘一诺在总结比赛失利原因时说,“第二局我们及时调整了心态,不去想比分和结果,专注享受比赛本身,并试图创造更多进攻机会。”
尽管输掉了比赛,但刘一诺表示,在这个年龄段,无论参加什么级别的比赛,都是一种历练,“通过比赛暴露问题,才能进一步加强技术和心态的磨炼。”
对于这些年轻的队员而言,胜负虽有常,但永不放弃的精神早已刻入骨髓。每一次上场、每一分拼搏、每一滴汗水,本身就是对体育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一次全国规模的运动会,其意义远超赛事本身。全国各地的优秀运动员齐聚粤港澳,相互切磋,是体育的友好交流,更是文化的相互碰撞,对于年轻小将们,这无疑是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
听闻上海队队员因输球落泪,江苏队队员、17岁小将张籽萱表示,结束后自己会去安慰对方。“从事职业排球运动这么多年,我们与许多省的球员都相互认识,借助全运会,也会互相交流。”她说,“竞技场上是对手,场下永远是朋友。”
“无论哪个队伍,我相信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这都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广东队的李梦涵感慨道。聊得兴起,她还开心地当起了家乡代言人,“推荐尝尝我们广东的糖水和姜撞奶,出了广东可就吃不到这么地道的味道了。”
“我在赛场上听到了!有小朋友为我加油。”徐文婧笑着说。
体育精神,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个瞬间被传递,并在新一代的心中点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