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谢文骏这十七年:没有奇迹,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起跑和落地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昨天下午,明显降温的广州,一家咖啡店里,谢文骏点了一杯冰美式。

我问他:“不跑了,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好好睡一觉。然后……吃一顿烤全羊。”

说到“烤全羊”三个字的时候,他难得笑得有点孩子气:“十几年了,没在外面吃过牛羊肉。”

这一句,可能比任何“金句”都更接近一个跨栏老将真实的生活——漫长的反兴奋剂红线,小心翼翼的饮食自律。对普通人来说,只是一道菜;对他来说,是多年里一次次被克制的欲望。

昨天上午的全运会田径赛场,男子110米栏预赛,他绑着护膝,站上了起跑器。几个小时后,就在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咖啡店里,他轻轻说了一句:“能完整跑完这最后一场,我已经满足了。”

而在当晚的决赛中,他的小师弟徐卓一,跑出13秒12的个人最好成绩,拿下冠军,帮助上海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全运会九连冠——谢文骏守了这么多年的“班”,有人接上了。


11月19日,上海队选手徐卓一(中)、江苏队选手刘俊茜(右)、湖北队选手朱胜龙(左)在比赛中冲线。他们分获冠、亚、季军。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14秒13,90分

当天上午的广东奥体中心的110米栏预赛,被很多人提前标记了“时代交接”的意味。

上海队一次性派出四人:1990年出生的谢文骏、2003年的徐卓一、2004年的秦伟搏、2006年的陈圆将。

发令枪响,三个小组,年轻人们一个个扑了出去。最终,徐卓一以13秒26的成绩排名第一晋级决赛,陈圆将与秦伟搏分列第4、5名……谢文骏只跑出14秒13,小组第六,无缘决赛。

对很多不了解他的观众而言,这是一个不值一提的成绩和名次。但对他而言,这并不容易。

为了这次全运会,他从今年春天开始,一场一场硬扛着伤病去参赛——榆林大奖赛,第三名,那是他这一两年里第一次在比赛中完整跑完110米栏;后来去吉安、去日照,状态有过短暂的上升,紧接着就是新的一轮受伤。

“上个月又伤了。”他说,“膝盖的半月板撕裂,本来好一点,又‘咔’一下……”

所以当我问他:“今天这场谢幕战,给自己打几分?”他想了想:“90分。能站上跑道就是一种胜利。剩下10分给伤病。”

这句话很“谢文骏”。像他的职业生涯一样——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却总在自己能力的边缘上,尽量往前多迈半步。


11月19日,参赛选手在比赛中。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预赛在广州举行,谢文骏(右二)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那一年,“小王子”说他“不想打酱油”

我还记得那个“少年感”十足的谢文骏。

2008年,鸟巢的好运北京测试赛,17岁的谢文骏跑出13秒51,成了当时全球最年轻的男子110米栏奥运A标达标选手。那一年,他还只是刘翔身边“小师弟”,被队里叫作“小王子”——身高一米九、长胳膊长腿、腼腆,站在人群里有点拘谨。

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他的眼睛里充满着兴奋。那一次,他终于和“大师兄”并肩站上了奥运赛道。

“我不想去打酱油,也想冲一下前八。”他当时对我说。

“现在回看,当年的你,是不是有点‘狂’?”

他笑了一下:“我觉得还挺好的啊。这么多年,心气其实一直没变,一直都想拼。”


新华社照片,伦敦,2012年8月8日,中国选手谢文骏(左)在比赛中。 当日,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谢文骏以13秒34的成绩位列第九,无缘决赛。 新华社记者陈晓伟摄

那几年,他几乎是踩着“中国短跨新一代”的位置往上走:在上海钻石联赛,他第一次在没有刘翔的赛道上,跑出13秒28,力压在场的欧美名将;在全国赛场,他稳稳地把自己“钉”在这个项目第一集团里。那时,每当有人问起“刘翔接班人”,他的标准回答是:“比起师兄,我还嫩着呢。”

所谓光环,有时候只是别人眼里的关键词。

在他自己心里,那个阶段自己有很清晰的身份——在刘翔受伤、退下之后,只要他有这个能力,就必须向前冲。

那些转折的比赛:从雨夜到世界前四

如果要用几场比赛去拼出谢文骏的“轨迹”,大概会是这样几块拼图:

2013年的上海钻石联赛,没有刘翔坐镇,那一年男子110米栏成了欧美名将的舞台。22岁的谢文骏,在那条异乎寻常紧张的直道上,跑出了13秒28的个人最好成绩,和世界高手同场较量,终于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名字。

2015年的北京世锦赛是一次不太愉快的记忆。半决赛,他跑出13秒39,无缘决赛。那一年,他的个人最好成绩已经是13秒23,结果在“家门口”的大赛上,偏偏发挥不出来。赛后他说:“起跑就感觉不太好,后面就软了。”


2015年8月27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谢文骏以13秒39完赛,无缘决赛。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摄

2016年里约奥运会,谢文骏所在的小组还没开始,雨倾盆而下,比赛中断。半个多小时之后重新出发,他已经不在自己的节奏里了,只跑出13秒69,止步预赛。那天,他在媒体混采区扶着栏杆,弯着腰,连着叹了好几口气:“明明准备得挺充分的,想不通……”


2016年8月15日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预赛中,中国选手谢文骏以13秒69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七,无缘半决赛。 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2017年的伦敦世锦赛,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那一年,他和孙海平提前一个多月抵达伦敦,适应环境、调整时差,努力拉平自己“不太会在欧美比赛”的短板。但最终仍是半决赛无缘决赛——13秒36,小组第三,出局。

赛后他对我说:“缺什么我很清楚,但怎么补起来就这么难……”那是他第一次坦白自己遇到瓶颈。

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转折。左膝伤病几乎让他整个冬训报废,他边养伤边恢复。亚运会决赛,他跑出13秒34,实现卫冕,帮助中国男子110米栏完成亚运九连冠。他捍卫的,不仅仅是一枚金牌,更是中国在亚洲短跨的心理优势。

那一晚,他绕场举国旗时,笑得像第一次拿冠军的小队员。赛后他说:“这一年多挺郁闷的,但好在挺过来了。”


2018年8月28日,中国选手谢文骏在比赛后庆祝。 当日,在第18届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谢文骏以13秒34的成绩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如果说前面几站都是起伏,那2019年的多哈世锦赛可以算是谢文骏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一战”。

那一年,他做了一个和曾经的刘翔很像的决定:改七步起跑,去海外练技术。冬训在美国,跟着梅里特的教练练发力、练节奏、练起跑;回来后,在多哈亚锦赛跑出13秒21,破刘翔保持的赛会纪录;上海钻石联赛跑出13秒17,个人生涯首次“站上13秒20以内”;在伦敦站,他顶着落后的局面狂追,后程一节一节把人翻过去,冲线一刻,他自己都笑出来。

在多哈世锦赛,他终于杀进了男子110米栏决赛。半决赛13秒22,决赛13秒29,拿到第四名。

凌晨一点多,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深夜的多哈体育场,他站在跑道上,对着镜头比了一个“四”,配了一句:“这么多年,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

那一年,他29岁。


2019年10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2019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谢文骏以13秒29的成绩获得第四名。 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训练和医务室,一半一半

如果说多哈是一张“答卷”,那么后面这些年,就是一本“病历”。

2021年东京奥运会前,他又做了一次大的技术尝试——跟着苏炳添的外教兰迪,改起跑动作,想在最薄弱的环节“再搏一次”。结果左腿肌腱受伤,被迫改回八步上栏。在上虞的选拔赛上,他预赛跑出14秒多的成绩,大家都惊了。

后来他在社交媒体上写:“这可能是我追逐师兄那道光的最后一站。”

但他还是坚持去东京了,预赛13秒51艰难晋级,半决赛13秒58止步。赛后他说:“不后悔。如果不去搏一搏,才会后悔。”

这几年,他习惯了“训练一半,医务室一半”的生活。

训练完,例行公事:冰敷、理疗、拉伸、松解,几乎要花掉接近一半的时间。膝盖软骨不可逆的磨损,腰椎长期的老伤,肌肉的反复拉伤,让他的身体像一辆高强度使用过度的赛车,每一个零件都藏着“故事”。

还有一条红线,是普通人不太能感同身受的——反兴奋剂。

十几年来,他很少在外面吃饭,就算吃也绝不碰牛羊猪。“两条腿的、海里游的”成了标准答案。队里有严格的营养配给,外出比赛更是宁愿吃得简单,也不能冒任何风险。一次有朋友点了烤羊肉,他笑笑:“我就闻闻味道。”

所以,当他说“退役后最想吃一顿烤全羊”的时候,这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个职业运动员小小的、“延迟了十几年的任性”。

对他们来说,“管住嘴”不是减肥口号,而是职业伦理。

上海短跨的传统:他站在中间那一代

中国人对男子110米栏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雅典奥运会,刘翔横空出世,把这个项目带到了世界之巅;谢文骏接过接力棒,在亚洲继续守住优势——从釜山到广州,从仁川到雅加达,而在杭州之前,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不叫“中国”的年代。


图为2002年10月9日,釜山亚运会,首次参加亚运会的刘翔以13秒27的成绩问鼎冠军。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2014年10月1日,冠军中国选手谢文骏在颁奖仪式上。当日,2014仁川亚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颁奖仪式举行。 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如果把视野缩小到上海,这条线上还有一个更清晰的脉络:陈雁浩、刘翔、谢文骏,再到如今的徐卓一。

前面三代人,把全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留在上海整整八届;而昨晚,由徐卓一把第九枚金牌续上。这当中,刘翔和谢文骏各自实现了“三连冠”。

“有没有某一刻,你真的觉得自己在‘坚守’?”听到这,谢文骏说出了一个在很多场合都给出过的回答:“有实力就去扛,不用给自己加戏。”

但我还记得雅加达那一晚,他绕场一圈之后,在退场的走廊里如释重负地对我说:“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一届全运会,他已经不再背着“必须夺冠”的硬指标,而是和三位小师弟一起站在同一赛道上。“看到他们三个都进决赛,我真挺开心的。”他说,“说明上海这个项目还有人。”

这句话说得很轻,其实很重——这是延续了近40年的传统,也是他亲手帮后辈续上的一条路。


11月19日,获得冠军的上海队选手徐卓一(左三)、获得亚军的江苏队选手刘俊茜(左一)、获得季军的湖北队选手朱胜龙(右二)在颁奖仪式上与教练合影。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带小孩:从把陈圆将“领进门”开始

这几年,我们在赛道上越来越熟悉这些上海小将:徐卓一、秦伟搏、陈圆将。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和谢文骏的缘分特别近——陈圆将。2016年,有业内人士把这个少年介绍给他。他看了一眼:“这孩子有点东西。”

他将陈圆将推荐去了闵行少体校,又在冬训期间亲自带了几个月,从起跑节奏到第一跨距离,一点点往上抠。第二年,陈圆将就拿下世青赛的冠军,陆续刷新少年纪录。

“当时想把他基础打好,后面可以让他多去见识、去尝试。”谢文骏说。

再往后,陈圆将进了市队,有了外教,有了海外冬训的机会。“应该让他去接触更多东西,不要被我一个人的经验框住。”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传帮带老将”的心态:既知道传统的价值,也知道世界在变,不愿意让自己的经验变成下一代的“天花板”。


11月19日,上海队选手谢文骏(左)和陈圆将在比赛后。 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预赛在广州举行。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这一次全运会预赛,他们分在一组。

陈圆将还记得16岁时自己小心翼翼问谢文骏:“骏哥,我以后还有机会跟你一起比赛吗?”

如今问题已经变成了:“骏哥,你以后真的不比了吗?”

答案,他心里当然知道。

“刘翔接班人”?他更像一个“缓冲带”

自我知道谢文骏那天起,外界就喜欢把“刘翔接班人”这几个字挂在他身上。但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缓冲带”。

刘翔的时代,是一个被放到显微镜下审视的时代——雅典的金牌、12秒88的世界纪录、北京和伦敦的退赛,铺天盖地的赞美和同样铺天盖地的指责。一切都太极端。

而谢文骏的时代,是在那之后——关注度下降了,舆论相对温和了,但对项目本身的要求并没有降低。

谢文骏说,他挺羡慕现在跑道上的这群“孩子”。

“我们那个时候,一开始没有那么多视频、资料、国外训练理念可以参考,也没有这么多去外面练的机会。跨栏怎么练?谁练出成绩,就照着谁练。那时候大家都八步起跑,我就被锁在八步里,哪怕我身高、条件可能更适合七步,但那时候没人敢、也没人会去改。”

“现在不一样了。”他一条一条往下数:“大家可以更早去国外冬训,可以跟着不同的教练学;在网上能看到世界高手的训练视频;对训练、对伤病的理解也更科学;更重要的是,大家对田径、对成绩的认识不再那么简单粗暴地‘唯金牌’。”

说到这里,他的语速明显比前面快了一些:“比如七步上栏,一开始是师兄在大赛里把这条路趟出来的,后来我也下决心改七步,等大家看到‘原来这样改是跑得出来的’——后面一拨小孩就陆续都改成七步起跑了。现在几乎所有后辈都是七步上栏,这其实就是项目在往前走。”

“那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我问他。

“也不会。”他耸了一下肩:“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条件。我们那个时代也有我们幸运的地方——我能跟在师兄身边,亲眼看到他从奥运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到因为伤病被迫离开赛道,再到咬牙复出,重新跑到世界前列、平世界纪录。这种震撼和学习,是现在这些孩子得不到的。”

“他们有他们的优势,我也有我的收获。”


新赛道和一整段青春

聊到未来,谢文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现在还在想。”他说,“肯定还会在体育圈里。毕竟这么多年,所有经验都在这儿。

至于做教练、做青少年工作,还是去做大众体育、体育管理,我都想试试。”

这几年,他在场外已经有了另一重身份——共青团上海市体育局团委副书记。一些“非跨栏动作”,他也一点点摸索上手了。

“人这一辈子,总要体验点不一样的东西。”他说,“运动员这条赛道体验得够久了,可以考虑换一条赛道再跑一跑。”

至于中国短跨的未来,他有一句话挺打动我:“我们不缺人才。缺的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对的教练、对的队医、对的保障,还有一个刚好在线的自己。这些东西凑在一起,就会出来一个世界顶尖运动员。缺了哪一环,都很难。”

他说这话时,并没有把一切归咎于“运气”。更像是一个在栏架之间献上了全部青春的老运动员,对这个项目给出的冷静总结。

当晚,全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落幕,上海队最终以“三人进决赛、一人封王”的方式,把男子110米栏金牌留在了这座城市,实现全运会九连冠——这也是谢文骏用十七年职业生涯守护、并亲手交接下去的一条金色接力。

而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有一条时间线拉得很长的轨迹——从17岁在鸟巢第一次亮相,到35岁绑着护膝跑完最后一场全运会;从“刘翔师弟不想打酱油”,到“三届全运会冠军”,再到“能站上跑道,就是一种胜利”。

他最终还是没能创造新的奇迹,但他绝对写完了一整段扎实的奋斗岁月。

分别前,我对他说:“哥们,你的这些年,其实也是我们这代人作为记者、作为观众、作为‘田径迷’的一段青春。”

他笑了一下:“那就……大家一起老咯。接下来,是小孩们的时代了。”

原标题:《谢文骏这十七年:没有奇迹,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起跑和落地》

栏目主编: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姚勤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江苏科技大学被骗惨了:高中生成头牌教授,还想参评院士

上峰视点
2025-11-19 11:04:22
6亿成本拖了8年,《美人鱼2》烂尾,华谊连亏5年,周星驰也很无奈

6亿成本拖了8年,《美人鱼2》烂尾,华谊连亏5年,周星驰也很无奈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11-19 23:17:51
没想到,高市早苗涉华言论风波没完,矢野浩二因一个举动口碑暴涨

没想到,高市早苗涉华言论风波没完,矢野浩二因一个举动口碑暴涨

负面黑洞
2025-11-19 15:04:06
日本电视台:中方罕见举动,清楚表明“14亿中国人很愤怒”

日本电视台:中方罕见举动,清楚表明“14亿中国人很愤怒”

互联网大观
2025-11-19 14:46:51
南极游发全员信引吐槽,俞敏洪乘坐的邮轮被曝入住价最高约148万元

南极游发全员信引吐槽,俞敏洪乘坐的邮轮被曝入住价最高约148万元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20:20
善恶终有报,57岁央视女主持王小丫,原来早已经走上另一条大路

善恶终有报,57岁央视女主持王小丫,原来早已经走上另一条大路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0-29 15:48:51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鹿楠
2025-11-18 22:45:03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前日军退将曾扬言:若不考虑弹道导弹,日本海自一周全歼中国舰队

不掉线电波
2025-11-19 16:31:08
近一年5.1万家咖啡店倒闭!刚入冬就有大批门店“阵亡”

近一年5.1万家咖啡店倒闭!刚入冬就有大批门店“阵亡”

赢商网新媒体
2025-11-18 21:19:09
社评:日方若不纠正错误,必将承受更重代价

社评:日方若不纠正错误,必将承受更重代价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0:50:11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雷科技
2025-11-19 22:42:35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越南高颜值女子柬埔寨劫狱引关注

扬子晚报
2025-11-19 22:37:57
中方舰队刚进钓鱼岛,日本采取行动,不到24小时,美方下场搅局

中方舰队刚进钓鱼岛,日本采取行动,不到24小时,美方下场搅局

博览历史
2025-11-19 18:36:57
“内部信”风波后,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喊话俞敏洪:灌鸡汤不如“一句鸡汤给员工100块钱”

“内部信”风波后,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喊话俞敏洪:灌鸡汤不如“一句鸡汤给员工100块钱”

极目新闻
2025-11-19 12:57:02
重磅:四川男篮联名讨薪引发热议:全运会为何一掷千金

重磅:四川男篮联名讨薪引发热议:全运会为何一掷千金

姜大叔侃球
2025-11-19 12:06:07
重磅:莫斯科再遭大规模空袭!俄罗斯最大机场被迫关闭

重磅:莫斯科再遭大规模空袭!俄罗斯最大机场被迫关闭

项鹏飞
2025-11-19 19:27:42
严重违纪违法,张富伦被开除党籍

严重违纪违法,张富伦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11-20 07:51:04
国家有难时,请交出你的美元和黄金

国家有难时,请交出你的美元和黄金

霹雳炮
2025-11-19 22:39:39
还想淡化?日媒最新爆料

还想淡化?日媒最新爆料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9 22:09:33
世界太魔幻,高中学历骗子成我国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术圈怎么了?

世界太魔幻,高中学历骗子成我国大学首席科学家,学术圈怎么了?

李将平老师
2025-11-18 20:28:43
2025-11-20 08:31:01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35297文章数 45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头条要闻

日本首次出口具有杀伤力武器 专家:危险信号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数码
旅游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系列海外卖爆!销量接近上代2倍

教育要闻

高考选科时候这样做更靠谱!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旅游要闻

佳木斯市再添新景 四丰山水库打造“寓情于水”文化长廊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