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在深圳前海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以“金融强国建设与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是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尹艳林,招商银行行长王良,深圳市宝安区委书记舒毓民,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齐志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市委员会主任廖子彬,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执行董事张之骧,深圳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汉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老校长孙女、信息学院教授吴本立,中国人民大学1963级校友、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澄海,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等出席开幕式,韩国前总理、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升洙视频致辞。林尚立主持开幕式。广东省、深圳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兄弟高校代表、行业代表、校友代表、媒体代表等参会。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卓越人才大湾区实践基地揭牌
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的先行、前沿阵地。
张东刚指出,希望通过举办深圳国际金融大会,聚理论之力,积极建构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筑牢金融强国学理根基;融科技之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激活新质发展动力引擎;循战略之向,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伟大生动实践,依托大湾区独特制度优势,在探索金融制度创新与开放合作中先行先试,积极服务湾区建设发展;拓开放之界,加强“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深化全球金融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增长极,为全球金融发展稳定注入新动能、正能量。
韩升洙表示,深圳已成为全球金融、前沿科技和韧性供应链的重要枢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力支持审慎的金融创新,积极推动绿色和包容性发展,确保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各个群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主持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承载着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金融强国建设的双重使命,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正是以金融强国建设为核心方向,以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实践路径,合力打造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研究性平台。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卓越人才大湾区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周延礼、王忠民、张东刚、林尚立、吴晓求、王良、舒毓民、廖子彬共同揭牌。
![]()
据了解,该基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深化拓展与大湾区校地合作,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和资源优势,链接学界前沿与产业一线,构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国际实践—科研智库”全链条培养体系,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新范式,着力培育更多掌握全球金融运行规律、具备过硬金融专业本领的高素质人才,为金融强国建设与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将举行三场全体大会 同步举办九场平行会议
当天下午,“科技创新与国际产融结合”全体大会举行。11月20日,还将举行“全球金融市场与政策创新”“金融开放与世界经济展望”两场全体大会,与会嘉宾将围绕金融开放、产融循环、政策创新、全球治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活动期间,还将发布《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指南》《高关税背景下的美元趋势与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招商银行“科技金融4×3矩阵式综合服务方案”、北京银行深圳分行金融支持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等研究报告和成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大会同步举办9场平行会议,聚焦金融文化、人工智能、保险投资、汽车产融、企业出海、金融人才、深港合作、跨境生态、科技保险等议题,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智慧,助力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锚定国家战略、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依托深圳研究院、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等,发挥金融学科优势、深度对接深圳金融强市战略,形成校地协同、产学研融合的发展生态。本次举办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旨在搭建贯通政产学研用的高端国际对话平台,为大湾区金融深化改革绘制新蓝图,为全球金融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贡献新智慧。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 罗曼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