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也就37万平方公里,资源穷得叮当响,1853年还被美国的“黑船”堵在家门口吓得哆嗦。
![]()
可就是这么个“蕞尔小国”,怎么就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先是把大清和沙俄给揍了,二战被打趴下后,又能在废墟上爬起来冲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
与其被“吃”,不如先变成“狼”
把时间拨回1853年,当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闯进江户湾的时候,日本的处境跟大清其实没啥两样,都是案板上的肉。
幕府那帮人一开始也想搞“攘夷”,也就是关门打狗,结果1863年萨摩藩被英国舰队一顿炮轰(萨英战争),下关海峡又被四国联合舰队按在地上摩擦。
![]()
这就把日本人给打醒了:拳头硬才是硬道理,既然打不过“洋夷”,那就加入他们。
这时候,一个关键的逻辑差异出现了。
隔壁的大清还在纠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觉得买几艘军舰就能糊弄过去,而日本那帮下级武士——像高杉晋作、木户孝允这些狠人,直接掀了桌子。
他们意识到,光修补破房子没用,得拆了重建。
1868年,倒幕派发动政变,把才16岁的明治天皇抬出来,搞了场“王政复古”。
![]()
但这可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集权。
日本这帮人下手是真狠。为了搞中央集权,他们废了260多年的藩国制度,搞“废藩置县”;为了搞工业化,他们也不谈什么市场自由,直接由政府操盘。
明治政府就像个大包工头,把矿山、铁路、兵工厂全包了,“殖产兴业”这个词听着文雅,说白了就是国家资本主义。
岩仓具视带着半个政府的高官,跑到欧美考察了一年零十个月,连德国的宪法都照抄回来。
![]()
这种“脱亚入欧”的决绝,直接让日本完成了一次国家级的“换血手术”。
带血的筹码与疯狂的“赌国运”
这“手术”费可是天价,钱从哪来?日本可没有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老本。明治政府的办法简单粗暴:对内“吸血”,对外“放血”。
先说对内。1873年,日本搞了个地税改革,规定地税要按地价的3%交现金。这一下,地税占到了政府收入的80%以上。
![]()
说白了,日本的工业化原始积累,是靠把农民往死里逼换来的。
成千上万的农民破产,正好给工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或者是被塞进军队当炮灰。这哪是温情脉脉的改革,这分明就是一场带血的资本掠夺。
光剥削自己人还不够,日本发现西方列强发家致富的秘诀是抢地盘,于是立马学以致用。
1894年,日本赌上国运发动甲午战争,结果大清赔了2亿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日本当时4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
这笔巨款,日本拿去干嘛了?85%都用来扩军和搞重工业了,让日本的国力直接上了个台阶,金本位制度都建立起来了。
尝到甜头的日本收不住手了,1904年又去挑衅俄国,那可是老牌欧洲列强。谁也没想到,“日俄战争”竟然让黄种人打赢了白种人。
这一连串的胜利,让日本彻底迷信上了“军事立国”。在他们看来,只要枪杆子硬,就能在世界牌桌上通吃。
![]()
吞并朝鲜、占据台湾、染指满蒙,日本这架战车在军国主义的邪路上狂飙,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日本虽然穿上了西装,骨子里却变成了一个挥舞着武士刀的怪胎。
这种畸形的现代化,注定要在1945年的蘑菇云下灰飞烟灭。
废墟上的“投机”与冷战的红利
二战输了个底掉,按理说日本该彻底凉凉了。
1945年的时候,日本国家财富没了25%,工业机械毁了34%,老百姓穷得都要喝西北风了。
![]()
但历史诡异的地方就在这儿,日本又一次抓住了“地缘政治”的救命稻草。
这次的大金主是美国。冷战一开打,美国看日本的眼神立马变了:从“必须阉割的仇敌”变成了“对抗苏联和中国的桥头堡”。
麦克阿瑟大笔一挥,不仅不拆日本的工业了,还给钱给技术。
更绝的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这对日本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美国大兵的“特需”订货高达35.5亿美元,日本的工厂立马满负荷运转,连丰田这种快破产的车企都起死回生。
![]()
日本政府也没闲着,战前那套“国家导向”的手艺又拿出来了。
通产省制定产业政策,把银行的钱定向输血给大企业,搞“倾斜生产方式”,先搞煤炭钢铁,再搞汽车电子。
加上美国提供的“核保护伞”,日本连军费都省了,专心致志搞经济。也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温室里,日本实现了年均9.3%的恐怖增长。
到了1968年,日本的GDP超过西德,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老二。
![]()
但这真的只是因为日本人勤奋吗?
别忘了,这背后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给它开了后门,是亚洲邻国被冷战割裂给它腾出了市场。
日本的两次崛起,一次靠的是“赌国运”的战争,一次靠的是“搭便车”的地缘投机。这账,得算得清清楚楚。
参考资料:
浅谈日本的崛起与日本民族文化.经济视角(下).2012-06-20
日本两度崛起留给世界深刻启迪.人民论坛网.2017-10-16
简论日本倒幕运动的特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0-25
日本倒幕维新思想的形成.世界历史.1983-05-31
日本现代化道路中两次崛起的比较与理论思考.华东师范大学.2005-04-01
从日本的崛起与中国的落后看改革与现代化之“形同质异”.渤海学刊.1997-02-15
明治维新.百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