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忻州文化研究院召开大型文化旅游演艺节目《秀容千秋颂》首演研讨会。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局、忻州师范学院、忻州日报社、市剧作家协会、市音乐家协会等部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文研院相关科室人员和《秀容千秋颂》主创团队共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忻州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何瑜主持会议。
《秀容千秋颂》于11月16日晚在忻州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以忻州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根基,通过《奉献》《初心》《坚韧》《信念》四幕篇章,生动再现了王昭君、元好问、走西口群体、高君宇等历史人物和故事。剧目编排以鼓书为线,融合舞蹈、歌曲、戏剧等多种元素,运用现代舞台技术,打造了一部唯美、感人、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情景剧。
![]()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从主题立意、艺术表现、舞台效果、文化传承等角度,用“震撼、创新、唯美、现代、耳目一新”等对《秀容千秋颂》给予了高度评价。一是主题上立意高远。选题立足忻州本土文化,弘扬了奉献、初心、坚韧、信念等核心精神,契合新时代主旋律,也为用艺术的形式讲好忻州故事,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做法。二是艺术上融合创新。打破传统模式,运用现代舞美、灯光与多媒体手段,音乐舞蹈设计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演员表演情感饱满、形象生动,增强了叙事的张力与观众的沉浸体验,体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艺术感染力。三是文旅融合上积极探索。《秀容千秋颂》作为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是推动“演艺+旅游”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四幕剧既独立成章又一脉相承,实现了适应剧场、景区以及不同场景下沉浸式演出的可能,为文旅演艺提供了实践经验。
![]()
![]()
专家们认为,这部剧整体立得住、留得下,是一部有价值有意义的现代剧目。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有进一步打磨提升的空间。专家指出,人物故事的选择上可进一步突出忻州地域的代表性;走西口段落中二人台元素的运用略显不足,应增强地方戏曲的表现力;剧情发展的情感铺垫和呈现需强化共鸣;全剧节奏和个别台词还需进一步凝练准确等等。
何瑜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研讨会留下了宝贵的真知灼见,为剧目后续提升完善提供了重要指导。主创团队将进一步梳理和借鉴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台词精炼、情节优化、情感强化、地方文化元素融入等方面进行重点修改,持续打磨提升,努力将《秀容千秋颂》打造为兼具艺术水准与传播力的文旅演艺精品,推动该剧走进景区实现常态化演出,助力忻州文化品牌建设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忻州文化研究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