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被称为“不会呼吸的痛”,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星期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提高人民群众对肺功能检查的重视程度,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
![]()
一、 什么是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由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异常所导致的常见疾病。其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强烈的炎症反应相关。
![]()
二、COPD有哪些典型症状?
![]()
1. 咳嗽(首发症状)
初期是间歇性咳嗽,早晨症状明显,逐步发展为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
![]()
![]()
2. 气短或呼吸困难(标志性)
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
![]()
3. 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会有脓性痰。
![]()
![]()
4. 食欲减退、肌肉萎缩等
晚期患者可能会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或焦虑等。
![]()
![]()
5. 喘息和胸闷
重度或急症的患者会出现喘息和胸闷。
![]()
三、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长期吸烟者(高风险)。
2.3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
3.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颗粒。
4.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
5.有特定疾病的人群。
6.直属亲属中有慢阻肺病史。
7.儿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哪些相关检查?
肺功能检查

这是判断肺部气流受限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对确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测发展等都起关键作用。当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仍低于70%,即可确认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
胸部X线检查

主要用于排查并发症和与其他肺部疾病区分。早期可能看不出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肺纹理紊乱胸廓变形、横膈位置下移等特征,严重时可见肺大疱形成。
![]()
胸部CT检查

能更清晰显示肺部结构,主要用于排除肺、肺结核等疾病。对于慢阻肺患者,CT可显示小气道病变和肺气肿特征,并建议用低剂量CT进行肺癌筛查。
![]()
血气检查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血氧不足、二氧化碳潴留等问题,通过抽取动脉血检测气体含量和酸碱度,能准确判断这些并发症。
![]()
其他辅助检查

合并感染时会出现以下变化: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升高(反映身体存在炎症)。
▲痰培养可找到致病菌,帮助选择合适抗生素。
五、 确诊COPD后
我们该如何应对?
1
基石:戒烟,刻不容缓!
戒烟是阻止COPD进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同时要避免二手烟,减少职业粉尘暴露。
![]()
2
核心:规范用药,长期坚持
COPD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为了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
![]()
常用药物包括:
●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能快速或持久地扩张气道,是控制症状的主力军。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于重度和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以减轻气道炎症。
3
关键:肺康复锻炼
肺康复是COPD非药物治疗的“明星方案”,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
包括:
●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能帮助排出肺内残余气体,缓解气短。
![]()
●运动锻炼:在医生评估下,进行步行、打太极等有氧运动,以及力所能及的抗阻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
4
防线:预防感染,警惕急性加重
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是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一旦急性加重,症状恶化,会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打击。
因此:
●接种疫苗: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
●注意防护:避免去人群密集处,戴口罩,勤洗手。
●及早就医:若出现痰量增多、脓性痰、气短加重,应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5
支持:均衡营养
应保证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
(注:文内配图来源于网络 侵权联删)
供稿: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