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
11月18日,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在四川举办。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承办的分论坛,以“提升空间规划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为主题展开,共同探讨现代化背景下城市安全治理的创新路径。
活动现场
“韧性城市”是新时期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支撑。从酝酿谋划到全面建设,成都东部新区立城之初,就统筹考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功能保障、灾害风险防范等维度,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市格局,以大尺度绿色廊道提供天然防灾避难开敞空间,最大程度提升城市空间的冗余性。
成都世博园
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五年,新区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建强“机场+轨道+高快速路”应急转运体系,以“供、排、净、治一体化”为核心加强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成36公里综合管廊,并统筹开发地下人防、商业空间,持续为城市核心系统提升抗风险能力,通过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等方式变“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
东部新区城市核心区
在“治理韧性”方面,新区以智慧蓉城建设为引领,完成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数据资源体系、城市生命体征、城市“一张图”建设,前瞻布局阿里云、奇点云等算力平台,夯实新区数字基础支撑。
在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顾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说:“东部新区独特的丘陵地形——微丘连绵,浅丘成片,中丘点缀,对竖向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有效控制河湖防洪高程和丘体平整处理,东部新区营造出了一个自然生息之城、活力宜居之城。”
东部新区城市核心区
在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城市安全健康与管理系主任田兵伟看来,从地质灾害防治与避险搬迁到2025年成都世运会期间的森林防火保障,成都东部新区在智慧韧性与绿色防灾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坚实的韧性基底,为新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开放创新提供了稳固基础和充足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