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跟其他季节有很大的差别,更加注重天时利地,天气不当鱼不会开口,窝点不对周围没鱼,并且水温越低鲫鱼越是不爱动,会更加注重先找到鱼窝。天时利地合适,还需要诸多的技巧细节,不过这些细节都是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让鲫鱼轻松就饵,第二是漂相尽量明显。
![]()
一、就饵
冬季气温越低鲫鱼身体越是僵硬,这是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跟水温相差不大,所以基本没什么活力。身体僵硬意味着活动受限,进食也存在嘴巴张不大,进食力度变得轻微,所以让鲫鱼在这种情况下就饵非常关键,不能正常把钩饵吸入口中自然是钓不到鱼的。所以子线要细一点,长一点,降低异物感。鱼钩小一点轻一点,饵团要小而且轻一点,确保开口小进食力度轻微也能轻松把鱼钩吞进去。调漂的方法要注意,顿点最好,至少让一个钩饵完全处于躺底的状态,这个状态比钩饵悬浮子线绷直更好入口一些。
![]()
有些方法还能提升鲫鱼的吃口,让原本不好的吃口变得更好一些。比如说逗钓,动态对鲫鱼来说很重要,吃口越差效果越是明显。比如说适当养窝,窝点中鱼数量多点可能会抢食,吃口也会变好一些。饵料不但轻而且小,鲜活蠕动的效果更好一些,尤其是悬坠钓缺乏逗钓手段,鲜活的饵料就更加有必要了。这些可以说是冬钓的基本思路,因为鱼不能正常就饵就不能钓到鱼,这些技巧的本质就是在降低鱼的进食难度。
![]()
二、漂相
就算进食难度降到了最低,但是漂相不显示出来也是瞎扯,而漂相的传递跟诸多因素都有关系。首先是浮漂的选用,吃铅大了不行,太顿会导致小动作出不来。吃铅小浮漂的自身灵敏度固然比较高,但是未必适合,因为需要考虑窝点的深浅远近,钓深远时浮漂太小不但影响抛竿的精准度,也会因为水线太长不容易拉紧绷直,还是会影响漂相的传递,所以讲究的是适中而不是越小越好。想要漂相更加清晰,不能钓灵否则鱼就饵难度大,不能太顿否则漂相出不来,所以是稍顿,一般来说钓目比调目高出半目就差不多了,也能确保双饵都是到底的,这对于轻饵来说找底也比较容易了。
![]()
漂相的传递跟主线其实也有关系,主线太粗阻力就会越大,小动作常被过滤掉,而冬钓主要就是抓小动作。所以不是子线细就行,主线也尽量细。冬季的鲫鱼没活力,挣扎基本没力度,所以很难出现断线的情况,子线和主线都应该尽量细。使用不同类型的浮漂时,漂相的大小也是不同的。细尾比粗尾更适合冬季,因为相同的吃口细尾幅度更大,看漂相会更加容易一些。细尾虽好,也要注意个人视力好坏。浮漂有个这样的说法,漂尾是灵敏度的来源所在。最后要注意钓目的高低,目数低小动作更容易被看到,所以冬钓常是调平水钓一目比较常见,确保了顿又不是太顿,看漂也容易很多。
![]()
不管是让鲫鱼轻松就饵,也不管漂相传递是否明显,本质上还是要看鱼情。窝点鱼数量多,吃口力度变大,这两点就全能解决了,所以一定要学会养窝。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