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火哥这篇文章,主要来分析076舰海试震撼亮相!电磁弹射配无人机,改写海战规则!
11月14日上午9点,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5艘拖船如同纤夫般牵引着一个庞然大物缓缓入海。
这是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四川舰”,正式开启首次航行试验。
![]()
从去年12月下水到如今出海,不到一年完成全部调试,这个速度在全球造船史上都堪称惊艳。
但比建造速度更让人震惊的,是这艘船颠覆性的设计。
它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左右互搏”,左手握着两栖攻击舰的坞舱,右手攥着航母的电磁弹射器。
说它是两栖舰,它却能弹射固定翼飞机;说它是航母,它又保留着完整的登陆作战能力。
![]()
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设计,把传统舰船分类搅得天翻地覆。
传统的两栖攻击舰,好比海上出租车:把陆战队员和装备送到岸边就完事。
美国的黄蜂级、美国级,中国的075型,都是这个路数。
![]()
它们能起降直升机,能释放气垫船,但自身打击能力有限。
即便美军在舰上部署F-35B,也主要是为登陆部队提供近距离支援,难以执行远程打击任务。
而076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条界限。
电磁弹射带来的“降维打击”
076最革命性的变化,是装上了原本只有航母才配的电磁弹射系统。
![]()
这套系统好比给战舰装上了“超级弹弓”,能把固定翼飞机以更高效率弹射升空。
这个改变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作战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传统两栖攻击舰需要冒险靠近敌方海岸,在敌人反舰导弹的射程内“刀尖跳舞”。
而076可以在数百公里外的安全距离上,就像下围棋般从容布阵:
先放飞无人机执行侦察、压制任务,等把敌方防御体系撕开缺口后,再投送登陆部队。
![]()
这种“超视距打击”能力,让登陆作战从血腥的抢滩变成了精确的“外科手术”。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珠海航展亮相的“九天”大型无人机,载荷高达6吨,既能携带导弹,又能指挥无人机蜂群。
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这就是为076量身定制的“杀手锏”。
再加上即将上舰的攻击-21,四川舰的打击半径直接延伸到2000公里以外。
![]()
不只是为台海量身定制
许多人第一反应:这艘船是为台海准备的。
这个判断只说对了一半。
确实,面对台湾西海岸密集的反舰导弹阵地,传统两栖舰队确实风险极高。
076的远程打击能力,正好能破解这个难题。
![]()
它可以在安全距离上,用无人机群消耗、压制敌方防御,大幅降低登陆部队的伤亡。
但若把076仅仅看作台海专用装备,就太小看中国海军的远见了。
海军明确表示,076具备远海作战能力。
在南海、印度洋这些远离大陆的广阔海域,一艘能持续放飞固定翼飞机的战舰,其战略价值不亚于一艘中型航母。
![]()
它可以执行反潜巡逻、护航搜救,甚至在必要时充当海上机动基地。
这种多面手特性,让076成为性价比极高的战略资产。
相比十万吨级的超级航母,四万多吨的076建造成本更低、建造周期更短,却能完成七成以上的作战任务。
美军推行的“闪电航母”概念,让两栖舰搭载F-35B,思路与076异曲同工。
![]()
但F-35B单架超过1亿美元,数量有限;中国选择无人机路线,成本更低、规模更大,在实战中可能更具优势。
开启“无人化海战”新时代
076的真正意义,可能要到十年后才能完全显现。
当无人作战系统彻底成熟,当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指挥系统,当“有人-无人协同”成为海战标配,我们回头看时,或许会把四川舰的服役,视为海战革命的起点。
![]()
这艘船不是在追赶别人的脚步,而是在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
它预示着未来海战的模样:
不再是巨舰大炮的对轰,而是无人蜂群的智能博弈;不再局限于物理摧毁,更注重体系破击。
![]()
四川舰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它的每一次出航,都在为未来海战书写新的教科书。
在这个意义上,它已经不只是一艘战舰,更是一个移动的军事创新实验室。
这条探索之路能走多远?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海军的游戏规则,正在被这艘“海上变形金刚”悄然改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