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文学馆联合主办,江门市文联承办,江门市电影电视协会、开平市影视文化协会等单位协办的院线电影《神秘家书》主题观影会在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活动以“从文字到光影”为主题,聚焦作家转型导演的创作实践,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与电影跨界融合的专业对话,随后,现场230多名观众共同欣赏了影片《神秘家书》。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会长黄昌宁、广东省文联剧影视工作部一级调研员肖小青、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江门市文联主席梁培招以及来自广东电影界、文学界的嘉宾共同出席了活动。《神秘家书》导演崔少红携主创团队亮相与观众交流。
![]()
本次活动不仅是影片的首次专业放映,更是一次围绕“文学如何影像化、电影如何表达文学”的高质量交流。作为这部电影最初的倡导人,江门市文联主席梁培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江门文艺界围绕侨批题材创作了多部作品,其中便包括首部侨批题材院线电影《神秘家书》。他期望通过这部影片,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侨批背后所承载的老一辈华侨华人爱国爱乡、重信守诺的深厚精神。
![]()
广东省文联剧影视一级调研员肖小青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不再局限于“电影人讲电影”的传统模式,而是将文学家和电影人都请到台前,让文学的文本肌理与电影的视听语言直接对话与交融。她展望未来,期待能借助更多这样跨界融合、跨域交流的形式,依托广东文学馆等优质平台,继续搭建文学与电影的桥梁。
![]()
放映前,活动创新性地开展了一次跨界对谈,主持人林青帝、演员舒力生、作家周西篱、电影评论家陈学军、导演崔少红、监制刘思围绕“文学性的银幕转译”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有专家指出,《神秘家书》在影像风格与节奏把控上,成功将文字中人物的侨乡情结,转化为具有感染力的视听表达。崔少红以作家的身份,分享了从文字创作到影像叙事的心路历程。她指出,《神秘家书》以侨乡真实历史为背景,以“一封家书”串联起三代人的家族记忆与家国情怀,在剧本阶段就注重保留文学气质与情感深度。周西篱表示,文学构建一个抽象的“内宇宙”,需要读者调动个人经验和情感去代入和理解,电影则直接提供感官的盛宴,二者魅力各异,共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陈学军则认为,文学改编影视作品需把握两大关键——忠于文学内核,并遵循视听语言规律进行创造性转化。
![]()
舒力生也分享了参与《神秘家书》的创作感悟。她真诚呼吁导演们更多关注和启用广东本土演员,多将镜头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热土上的叙事被更多人看见。刘思回忆拍摄这部影片的初心,他希望借这部电影的故事,让当代的年轻人了解到当年前辈到海外谋生多么辛苦,传承前辈报效祖国的精神。影片现正全国热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