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多元审美,需要公开评委会名单、量化打分表、赞助商权责清单,而非用“包容”话术包装内定交易。
前文回顾:
这次的冠军感觉是个老年人。
11月深圳的T台上,15号选手林文瑢顶着桂冠、捧着证书风光登台,网友定睛一看:这位“冠军”身形丰腴、气质成熟,与传统超模形象相差甚远。
因为众人的眼镜片哗啦啦碎了一地,组委会开始连夜辟谣:
真冠军是中英混血模特艾玛尔,林文瑢只是“工作人员发错奖杯”的乌龙主角,实际获奖项目为独立赛事“世界夫人太太全球大赛大湾区总决赛”的“最佳影视潜质奖”。
好一个“发错奖杯”!
奖杯能错颁,证书能错印,连现场摄影和主持人都能集体失明?而且林文瑢手中那本冠军证书竟是无姓名、无编号的“通用款”,活像街边打印店十块钱批量生产的道具。
![]()
主办方一边推诿“具体问题找负责人邓某”,一边让邓某“生病”神隐;赞助商紧急切割称“只给钱不评奖”,仿佛钞票长腿跑进评委口袋时自己毫不知情一样。
这哪是选美,这是演戏。这出闹剧的演技,比横店群演还浮夸。
1
今年的选美圈,上演了一套“萝卜颁奖”连续剧。
最早是2025年环球国际小姐中国总决赛,16号选手张雨曦拿下“最美身材奖”,全网瞬间炸锅。
![]()
接下来还有辽宁冠军张倩:
![]()
如果说张倩的争议还停留在“审美分歧”层面,广东赛事则直接撕下最后一块遮羞布。
辽宁网友曾质疑“冠军为何不是本地人”,广东干脆上演“冠军为何不是本人”……
![]()
![]()
![]()
![]()
![]()
![]()
![]()
![]()
![]()
连获奖者身份都能临时切换,这选美是刘谦变魔术吗?
回想此前辽宁赛区将“多元审美”当挡箭牌,却对评委名单和打分表讳莫如深,你就知道有内幕了。
如今广东赛事更进一步,直接让颁奖流程变成“开盲盒”,选手上台前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冠军、太太组,还是赞助商关系户吗?别这么糊弄我们。
选美圈太多经典黑幕了。柬埔寨佳丽贿赂评委、泰国小姐豪掷80万买冠、国内也没闲着,一个模特怒砸高跟鞋曝出“承诺夺冠”的潜规则。
而今广东赛事似乎连遮掩都懒了:选手交着2988元报名费,评委席坐着带货网红,主办方是医美和传媒公司……
![]()
2
这两年全世界都在讲多元审美。迪士尼甚至把白雪公主变成了个黑小孩——票房跌透了。
国内更狠,这趋势,有把“多元审美”变成“卖奖审美”的意思了,这遮羞布也太通用了吧。
必须承认,审美本应多元。T台可以拥抱丰腴之美、成熟之风,但前提是规则透明。当林文瑢被贴上“冠军”标签时,网友质疑的是她美在哪里的解释,为何评分细则永不公开?为何赞助商与选手关系成谜?
搞错人了?一句轻飘飘的“工作人员失误”,掩盖不了利益输送的嫌疑。
真正的多元审美,需要公开评委会名单、量化打分表、赞助商权责清单,而非用“包容”话术包装内定交易。
选美赛事不能沦为某些人刷资历、捞资源的工具,所谓“打破传统审美”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虚伪口号。不能把选美变成私人订制的名利游戏。
让选美在阳光下进行。
从辽宁到广东,公众要的不是完美无瑕的冠军,而是一套能放在阳光下暴晒的规则。倘若连获奖者身份都能“动态调整”,评分记录堪比国家机密,那么选美与诈骗有何区别?
我很担心,下次直接爆出“冠军是赞助商二姨”的新闻。
已开快捷转载,文章可自由转载
《知情人透露当年明月“发疯”细节》已404,还没看的朋友可关注“智识漂流”公号,在智识漂流公号输入“当年”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