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控烟,是法律约束,更是全民自觉。
![]()
在深圳,去不了班味,但可以去烟味。
每次去外地或者老家回深圳,第一感受是高铁站看不到烟头,餐厅闻不到烟味。
最新数据,深圳“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17.4%,这一比例优于北京上海,提前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30年的控烟目标。
控烟在深圳,不只是法律条文的约束,更是“全民行动”,是深圳人的自觉。
![]()
努力去烟味
这几年,深圳越来越像香港,抽个烟越来越难。在深圳做个烟民,其实挺“憋屈”。
机场取消吸烟室,一般的写字楼也没有吸烟区,深圳老烟枪们一般都缩在拐角处的垃圾桶默默操作,“志明与春娇”的场景日常上演。
![]()
■ 深圳处处都有禁烟标识
对比其他城市,深圳控烟的“温差”就更加明显。
每次回老家,高铁站的烟头是司空见惯,餐厅聚会的烟味是习以为常。但是在深圳,“烟社交”的压力就淡了许多。深圳人一般不会强劝“来一根”,反倒是在提醒“别抽了”。
在深圳,去不了班味,但可以去烟味。控烟十年路,变成了“全民运动”,控烟观念深入人心。
![]()
■ 深圳控烟成效
从2014年3月1日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控烟条例》施行至今,深圳“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已降至17.4%,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优于北京上海,提前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30年的控烟目标。
硬控老烟枪这一块,为什么深圳控得这么好?
![]()
全民控烟运动
早在1998年8月,深圳就颁布了控烟条例,不过后续15年“一单未罚”,被媒体调侃为“一纸空文”。痛定思痛后,深圳启动修法进程,历经数年打磨,2014 年 3 月 1 日,更严格、更全面的《深圳经济特区控烟条例》正式落地施行。
严厉控烟的10余年,深圳用了能用的各种方法。
![]()
■ 曾经的“一纸空文”
比如深圳控烟执法创下多个国内“第一”:开出首张向未成年人售烟的 3 万元罚单、首张网吧控烟不力的 3 万元罚单、首张违法吸烟者逃跑的 500 元罚单,更率先针对违法吸电子烟、电子烟实体店开出罚单,首次将电子烟纳入禁烟标识,率先试点安装控烟 “电子眼”....
截至 2024 年底,深圳累计出动控烟执法人员 186.8 万人次,罚款总额超 875 万元 —— 其中个人罚款 770 万元、场所罚款 105 万。
![]()
■ 工作中的控烟执法人员
但仍有许多角落仅靠突击检查难以根治,领导办公室的烟灰缸、公交和高铁站台的二手烟…对此深圳开始探索制度化、垂直化的控烟,选择分类建设无烟场所。先是建成100%无烟党政机关,随后启动了无烟学校、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进一步压缩吸烟环境。
今年6月,深圳发布的《无烟场所建设规范》条例也成为全国首个无烟场所建设地方标准。
![]()
■ 深圳政策为控烟持续发力
如果说严格压缩吸烟环境还算是被动出招,以社康为单位干预戒烟,就是深圳首创的主动出击了。
2022年,宝安区中心医院颐康园社康中心成为最早的试点,邓余杰家庭医生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简短戒烟干预服务,陆续形成试点经验向全市推广。邓余杰医生表示“不少吸烟者即便暂时没有戒烟意愿,经过医生的健康筛查和科普后,也会主动减少吸烟量 ,有人从一天 20 支降到 10 支。”
另外深圳也没放过学校,通过 “小手拉大手” 的方式给学生们发放禁烟大礼包,“血脉压制式”的督促家长每日打卡。引发不少网友调侃:“爸爸戒烟,还得从娃娃抓起”。
![]()
■ 社交软件上深圳一支控烟团队
![]()
■ 爸爸戒烟,得从娃娃抓起
2023年深圳卫健委上线了控烟专属小程序“别抽啦”,首页则简明两个选项:“我要投诉”,“我要戒烟”,让市民随时参与控烟,同时招募了大批控烟志愿者,登记在册的就有8845名,形成 “全民监督、全民参与” 的控烟格局。
从 “一纸空文” 到 “无烟样本”,深圳控烟不只是法律条文,更成为深圳人的行动与自觉。
![]()
■ “硬核” 的官方控烟——深圳卫健委
![]()
深圳特产
如果说控烟也有深圳特产,那一定是基于全市900多个社康中心的“戒烟干预模式”。
深圳土地开发政策规定,需预留部分空间用于建设社康,所以有了今天遍布全深圳各个社区的933家社康中心,几乎每步行15分钟就有一家。
10月24日起,以全市社康中心为服务基点,“戒烟干预模块”正式上线。这是深圳控烟的首创,“中国硅谷”深圳在控烟这一块也很赛博。
![]()
![]()
■ “控烟三问”
率先开发的“戒烟干预模块”,搭载在现有的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上,为社康医护人员提供标准便捷的“傻瓜式操作”。也为深圳烟民布下了“天罗地网”。
只要居民年满18,走进社康首诊,看完诊、开完药,都会面临同样的“查问”。“你吸烟吗?想戒烟吗?愿意去戒烟门诊?”社康信息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窗口,发起 “控烟三问”。
如果患者依次确认并同意转诊,社康戒烟门诊的主诊医生会立刻跟进,提供心理疏导、药物辅助等专业戒烟服务,同时建立专属电子戒烟专案,甚至系统会自动生成标准化的随访计划与问卷。医生再根据指示进行随访,全程帮助深圳烟民。
![]()
■ 深圳的戒烟服务
“戒烟干预模块”的出现,不仅提升吸烟者的戒烟意愿,也改变了由人工登记的戒烟管理模式,解决了烟民“失访率高”的痛点,让标准化的社区戒烟干预得以快速在全市铺开。
有专家预计,深圳最迟2030年就能将吸烟率降至15%以下,至少要帮助36.66万名“烟民”戒烟。这套“执法 + 制度 + 硬件 + 全民”的控烟模式,也或将为全国基层戒烟服务体系建设可复制的 “深圳样本”。
![]()
■ 深圳保持着 “先行一步”
控烟从来不是小事,它既是市民对个体健康的管理,更是一座城市管理效能与公共意识的考量。
从全网公认顶流的城市公厕,到有问必答、有诉必应的 “多管局局长”, 再是十年如一日深入人心、深耕控烟的坚韧,深圳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回应深圳人的真实需求。
从这些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不难看出,在深圳,“城市” 不是冰冷的词汇,“来了就是深圳人” 也不只是一句口号。
在许多事情上, “先行一步”的深圳,正让每位深圳人都有获得感。
文|深圳客编辑部
图片来自网络
希希叔叔
说说在深圳做烟民有多“憋屈”?
留言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