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方(右)寻得老同学刘圣华(左)
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老伙计,可算把你找到了!”11月14日上午,在武汉东西湖区径河街道莲花湖社区的民居楼里,82岁的张平方攥着刘圣华的手不肯松开,浑浊的眼眶里泛起层层泪光,两双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要将57年的思念与牵挂,都融进这掌心的温度里。这场跨越57年的重逢,源自一份刻在岁月里的“半份口粮情”。
时间的指针拨回11月11日,极目新闻热线(027-86777777)接到了一通格外恳切的来电。电话那头,张平方爹爹需要寻找失散57年的高中同窗——李显春与刘圣华。“他们是我这辈子最亲的兄弟,上学时我吃不饱,他俩总把口粮分我一半。”提及半个多世纪前的情谊,老人的语气里满是牵挂。
![]()
张平方清晰记得,三人曾是武汉市第十三中学(工农兵路校区)的同班同学,高中三年结下了胜似兄弟的情谊。1963年毕业后,他们书信往来、时常相聚,可196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工作调动,让这份联系戛然而止,此后便如断了线的风筝,杳无音信。“年纪越大,越念旧。课堂上的打闹、放学路上的同行,那些画面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张平方说,寻回老友的念头,随着年岁增长愈发强烈。
11月11日,极目新闻以《57年牵挂!82岁爹爹急寻武汉同窗:你们分我半份口粮的情谊,我记了一辈子》为题,记录下张平方的寻人诉求。报道一经刊发,便在网络上引发共鸣,不少网友留言“这才是最珍贵的情谊”。转机来得猝不及防——报道发出不久,一名热心市民联系记者,称认识一位名叫刘圣华的八旬老人,是回族,现居东西湖区莲花湖社区,与张平方描述的同窗特征高度吻合。
“是他!刘圣华就是回族的!”记者第一时间将线索反馈给张平方,老人激动得声音发颤。随后,记者迅速联络莲花湖社区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刻核实辖区居民信息。“张平方?我当然记得!那是我最好的老同学!”电话那头,刘圣华的声音同样充满惊喜。得知张平方一直在找自己,老人几度哽咽。因腰部旧伤和腿脚不便,他恳请张平方上门相见:“我身子骨不行,走不动路,就在家等他。”
![]()
11月14日,阳光正好。张平方揣着一瓶精心准备的活血药油,在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匆匆赶往刘圣华家。门打开的瞬间,两位老人对视良久,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头,只是紧紧握住彼此的手。“老伙计,这么多年没见,你老了好多。”张平方先开了口,泪水顺着皱纹滑落。“平方,你也老了。”刘圣华佝偻着腰,声音哽咽——多年前的腰部旧伤,让他的背早已无法挺直。
“知道你腰不好,我特意带了药油,擦上能舒服点。”张平方把药油塞进刘圣华手里。交谈间,青春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原来爱打篮球,性格内向,你性格外向,总拉着我到处跑。”刘圣华笑着回忆,“我爷爷那时候总喊你‘平方’,天天盼着你去家里吃饭。”张平方也接话:“你家人待我比亲人还亲,那些日子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刘圣华说,1968年失联后,他因工作调动辗转多地,近年才随儿子定居东西湖区。“我总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了,没想到他还记着我。”两位老人拉着手,从青春往事聊到如今的生活,时而抹泪,时而欢笑,57年的时光空白,在絮絮叨叨的家常中被渐渐填满。
离别时,两人约定,张平方会常来看望刘圣华,陪他聊天解闷。而张平方寻找另一位同窗李显春的心愿,仍在继续。据他回忆,李显春当年住在丹水池街道,毕业后曾提及要去黄冈市蕲春县工作。
亲爱的读者,若您知晓李显春的下落,或有相关线索,欢迎拨打极目新闻热线(027-86777777)与我们联系,让这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同窗情,得以完整延续。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