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孩子厌学不是懒,是教育正在抹杀他们的兴趣

0
分享至

文|洪生鹏

“你怎么又在打游戏?作业写完了吗?”
“天天捧着手机,将来想当个废人吗?”
“别人家孩子都考年级前十了,你呢?”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几乎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上演过类似的“战争”。孩子一厌学,家长就急,急了就骂,骂了没用就更急。可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真正停下来问一句:孩子,你为什么不想学了?

厌学,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一点一点被“逼”出来的。不是孩子懒,不是他们笨,而是我们这套教育系统、家庭期待、社会评价,正在一点点碾碎他们对学习最原始的好奇与热情。

先说学校。现在的学校,像不像一个标准化的“流水线”?早上七点半到校,晚上七八点放学,作业写到半夜,周末还要赶着上补习班。一天十几个小时,孩子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那些反复重复的知识点,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卷子。考试成绩一出来,排名一贴,谁高谁低,一目了然。高分的是“好学生”,低分的就被贴上“差生”标签。可问题是,学习本来不该是探索世界的过程吗?怎么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分数竞赛”?

更离谱的是,很多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历史课就是背年代,地理课就是背地名,物理化学就是套公式。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是为什么恐龙会灭绝,是为什么手机能连上Wi-Fi,是为什么人会做梦。可这些,在课堂上,统统被当成“闲话”打回去。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学习=无聊+痛苦+被比较。那他为什么不厌学?

再说家庭。很多家长,嘴上说着“我都是为了你好”,可行动上却在不断给孩子施压。孩子考了98分,家长第一句话是:“那两分丢在哪了?”从不问:“你是不是努力了?”“你有没有开心地学?”孩子考得好,奖励是“继续努力”;考得差,惩罚是“别玩手机”“不准出门”。学习,从一件本该带来成就感的事,变成了换取父母认可的“交易”。一旦交易失败,孩子就干脆不干了。

还有更隐蔽的伤害:攀比。
“你看隔壁小王,人家又考了第一。”
“你表姐考上重点高中了,你呢?”
这种话,听着是激励,实则是羞辱。孩子听得多了,就会觉得:在爸妈眼里,我永远不够好。那他还怎么有动力去学?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自己从不学习,却要求孩子天天学习。自己刷手机刷到半夜,却骂孩子玩两小时游戏是“不务正业”。孩子心里清楚得很:你们不是在乎我学不学,你们只在乎我能不能给你们争脸。

社会呢?更是一味地用“学历”定义一个人的价值。好像不上重点大学,人生就完了。可现实是,多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多少职校生靠技术活得风生水起?可我们还是固执地把孩子往一条独木桥上推,推不过去的,就被说成“失败者”。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厌学,太正常了。
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他们学得太累了。
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努力的方向,根本不是他们喜欢的。
不是他们没天赋,而是我们的教育,根本没给他们发现天赋的机会。

那怎么办?别急着说“送他去心理医生那”“报个提分班”,这些治标不治本。真正要做的,是重新理解“学习”这件事。

第一,先别急着“纠正”孩子,而是蹲下来,听他说。
你有没有认真问过孩子:“你为什么不想上学?”
也许他会说:“老师讲得太无聊。”
也许他会说:“同学都排挤我。”
也许他会说:“我学不会,觉得自己很笨。”
别打断,别反驳,就听。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是被看见的。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第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学习,本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可现在呢?家长安排时间,老师布置任务,孩子只是执行者。那他当然没动力。试着让孩子自己安排作业顺序,自己决定先学哪科后学哪科。哪怕他一开始安排得乱七八糟,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他在参与,在选择。选择多了,责任感就来了。

第三,允许孩子“学得慢”。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刷题、考试。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擅长画画,有的孩子就是对数字不敏感。可我们总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人。为什么不能允许孩子用半年搞懂数学,而不是非得在月考前“突击”?慢,不是错。只要他在前进,就值得肯定。

第四,让学习“有用”起来。
孩子学数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算清零花钱;学语文,不是为了背课文,而是为了写出打动人的故事;学科学,不是为了记公式,而是为了搞懂火箭怎么上天。当孩子发现知识能解决他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习自然就有了意义。

第五,家长要“改作业”。
别光要求孩子改变,家长也得变。少一点“你必须”,多一点“你觉得呢?”少一点比较,多一点鼓励。放下手机,陪孩子读一本书,聊一个话题。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不是孤独的战斗,而是一段可以和父母一起走的路。

第六,重新定义“成功”。
不是考上985才是成功,不是当上白领才算体面。一个会修车的人,一个会做甜点的人,一个能把垃圾分类做得很专业的人,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当家长不再用“分数”和“学历”绑架孩子,孩子才可能真正抬起头来,走自己的路。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种,而不是灌满水桶。可我们现在做的,恰恰是不断往桶里灌水,灌到孩子不堪重负,最后把桶砸了,说:“我不学了!”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厌学不是孩子的病,而是教育的病。我们总想着“治疗”孩子,却从不想“治疗”系统。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应该是让孩子感到好奇、安全、被尊重的。如果孩子在学校被羞辱,在家里被施压,那他当然想逃。别怪孩子脆弱,要怪就怪我们给的环境太硬。

第二,真正的学习,从“我想知道”开始,而不是“你必须会”。所有持久的动力,都来自内在的好奇。可我们现在做的,是不断用考试、排名、补习班,把“我想知道”磨成“我不得不学”。等孩子哪天连“不得不学”都懒得装了,厌学就来了。所以,别再问“怎么让他学”,先问“怎么让他想学”。

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作业和补习班,而是被理解、被信任、被允许犯错的空间。当有一天,孩子能笑着说:“今天我搞懂了一个问题,真有意思。”——那才是教育真正的胜利。

别再用“为你好”去伤害孩子了。
他们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需要懂他们的父母。
他们不需要满分的成绩,只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喘口气的世界。

救救孩子,从停止盲目施压开始。
救救教育,从重新理解学习开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腹斜肌拉伤!将缺阵6周,又一个伦纳德诞生,难怪火箭不给1.25亿

腹斜肌拉伤!将缺阵6周,又一个伦纳德诞生,难怪火箭不给1.25亿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19 16:44:42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18 21:35:27
仍有大批中国人赴日,游客量暴涨,消费却砍半,日本商家慌了

仍有大批中国人赴日,游客量暴涨,消费却砍半,日本商家慌了

布拉旅游说
2025-11-20 04:12:50
28岁辞职央视主持人,39岁全家移居日本,如今43岁的她后悔了吗?

28岁辞职央视主持人,39岁全家移居日本,如今43岁的她后悔了吗?

阿讯说天下
2025-11-20 10:44:18
瓦茨克:现在认为解雇图赫尔是错误,我们关系已恢复良好

瓦茨克:现在认为解雇图赫尔是错误,我们关系已恢复良好

懂球帝
2025-11-19 22:31:22
许玮甯邱泽婚纱照;育有一子;邱泽理解力深刻;28号举办婚礼 | 11月20日时尚日报

许玮甯邱泽婚纱照;育有一子;邱泽理解力深刻;28号举办婚礼 | 11月20日时尚日报

时尚圈的大小事
2025-11-20 01:25:43
正式退出,余嘉豪遗憾,官宣决定,俱乐部送豪车,郭士强批准

正式退出,余嘉豪遗憾,官宣决定,俱乐部送豪车,郭士强批准

乐聊球
2025-11-20 10:41:47
大批国人继续赴日旅游,记者采访令人破防

大批国人继续赴日旅游,记者采访令人破防

热点菌本君
2025-11-18 14:20:27
小米庭审爆雷:“雷军不懂结构”“宣传不算数”?

小米庭审爆雷:“雷军不懂结构”“宣传不算数”?

一盅情怀
2025-11-19 15:49:29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青青子衿
2025-11-15 15:51:35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鋭娱之乐
2025-11-18 12:44:19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日本为什么不怕中国?俄罗斯专家一席话点醒国人​

近史谈
2025-11-06 21:16:03
詹姆斯捂脸无言,爵士本场有7名球员在自己生涯首秀时还没出生

詹姆斯捂脸无言,爵士本场有7名球员在自己生涯首秀时还没出生

懂球帝
2025-11-19 16:29:06
陈梦女团夺冠发布会!没想到夺冠,致谢范思琦为自己画上圆满句号

陈梦女团夺冠发布会!没想到夺冠,致谢范思琦为自己画上圆满句号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9 23:26:50
黄海72小时实弹震慑:甲午耻辱之地,解放军向日本划下死亡红线

黄海72小时实弹震慑:甲午耻辱之地,解放军向日本划下死亡红线

耶梦加得
2025-11-20 09:51:42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7:41:46
郭士强看人真准!CBA得分王就这水平?4战18投1中,三分球11投0中

郭士强看人真准!CBA得分王就这水平?4战18投1中,三分球11投0中

萌兰聊个球
2025-11-18 15:15:42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万人痛批咏梅落选“金鸡奖”,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万人痛批咏梅落选“金鸡奖”,陈道明当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八卦南风
2025-11-18 11:15:09
2025-11-20 11:39:00
洪生鹏
洪生鹏
专注青少年厌学/休学问题。以专业共情陪伴成长,助力青少年突破困境,重拾学习动力,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1216文章数 18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新华社消息|充分保障体育时间!五部门印发意见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记者:王鹏)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人工智能对这代孩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入冬时节,高雅人士都在品鉴什么好东西?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