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宜君县::文明实践“赶大集”让服务与民心双向奔赴

0
分享至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王会萍 熊建晖)初冬微寒,集市正暖。11月18日,恰逢宜君县哭泉镇“逢集”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大集”在这里火热开市。与往日不同,这次“大集”不仅带来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是一场丰盛的“理论宣讲+惠民服务”大餐,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好声音”分众化的送到群众身边,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在烟火气中“活”起来,在人心田里“暖”起来。



理论“摆摊”接地气,政策宣讲“零距离”

“乡亲们,咱们国家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叫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这个会说了啥呢?简单说,就是要把咱们的国家治理得更好,让咱们的法律更完善,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安心、更红火!”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一角,宣讲员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带着乡音的朴实语言,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的“大道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

这正是宜君县推动理论宣讲“党的声音进万家”的创新举措。如今,借助“文明实践赶大集”这一平台,宣讲队伍主动走进人流量大、贴近群众的“大集会”,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变“被动听讲”为“主动互动”。宣讲员们结合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话题,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通过“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以“土话”解读全会精神中关乎民生福祉的决策部署,让高深的理论在接地气的交流中深入人心,让群众在笑声和掌声中“听懂政策”“记住金句”。



部门联动送服务,惠民实事暖人心

理论宣讲润物无声,惠民服务犹如冬日暖阳,直接照进群众心坎。在集市现场义剪、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步开展,将党的温暖切实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在义剪区域,志愿者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为前来“赶集”的老人们剪出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新发型。义诊台前,医务人员耐心地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检查身体,并提供健康咨询。县人社局的志愿者现场解答医保缴纳、就业创业政策;县市场监管局的干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哭泉林场的工作人员则结合冬季天气干燥的特点,细致讲解家庭用火和森林防火安全等知识。

“一边听着国家的好政策,一边还能免费剪个头、检查下身体,这样的‘大集’咱老百姓欢迎!”活动现场,一位刚理完发的老人仇振乾乐呵呵地说。


群众发声有回响,党的政策聚民心

这种“理论+服务”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宣讲的吸引力,更激发了群众的情感共鸣。在哭泉村“爸妈食堂”内,宣讲结束后,开展了“全会精神知识竞答”和“幸福感受我来说”活动,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

“老伴身体不便,儿女不在身边,以前我做不了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现在村上有了爸妈食堂,每天按时按点能吃上热饭不说,还能享受上补贴,解决了我的烦心事,这就是党的好政策!”村民郑德林感动地说。

从“坐在会议室学”到“走到群众中讲”,宜君县以“文明实践赶大集”这种生动鲜活的形式,成功打通了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它不仅是一次宣讲形式的创新,更是一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动实践。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如同冬日里的暖流,在宜君大地上缓缓流淌,浸润着每一位群众的心田,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

小集市赋能大民生,文明实践无止境。宜君用土办法撬动微资源,让小阵地释放大能量。下一步,宜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将持续推广和开展“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形式,让文明的种子在宜君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绽放,将更多暖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服务更精准、更贴心。

编辑:杨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阳光报阳光网 incentive-icons
阳光报阳光网
阳光
127946文章数 124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