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沛融轩 记者 张晓培)看似普通的竹笤,经过村民的巧手制作,摇身一变成为增收致富的“利器”。在徐州沛县安国镇五座楼独庄自然村,这一传统的手工笤帚制作技艺每年可为村民增收320多万元。
![]()
“在家门口就能干,不占地方,只要有材料随时能干起来。”62岁的独德金从小跟着父亲学艺,至今扎笤帚已四十余年,是村里的“老手艺人”。走进他家的庭院,只见夫妻二人分工明确、配合作业,一根根竹枝在指间翻飞,逐渐成形。
“扎大笤帚看着简单,扎得牢固、好看,全凭手艺。”独德金一边操作一边介绍,一把笤帚要经历打叶、砍枝、分层、拼接、绑扎、整形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做得结实耐用,在市场上才受欢迎。”如今,他们夫妻每天能扎50多把,供不应求。
![]()
村党支部书记宋新亮介绍,目前,村里扎大笤帚的农户达到50多户,大家在自家庭院里利用农闲时间制作笤帚,一年能扎出40余万把,产品不仅销往本地,还畅销省内其他城市及鲁豫等地。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如今在安国镇,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有效利用住宅院落、闲置房屋等可利用空间,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模式,正逐渐成为乡村发展的新亮点。
![]()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推动庭院经济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用方寸天地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宋新亮充满信心地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