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干了件大事,11月开始,给全国骑手上社保补贴了,连众包骑手都覆盖,这在整个外卖行业都算得上是里程碑,因为以前还没有其他的外卖平台真正意义上这么干过。
具体方案上,骑手可自愿参与,不限缴纳地点,既可选择就业地,也可选择户籍地;专职与众包兼职骑手均具备补贴申请资格;当月收入达到当地缴费基数下限,且近六个月内有三个月符合该条件的骑手,可申请养老保险补贴,由平台承担50%的养老保险费用。
![]()
从短期来看,给全国骑手交社保是一本大出血的成本账,要知道今年年初外卖行业全国骑手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了,其中美团的骑手数量超过740万。
我们平时说的大公司,比如说比亚迪的员工大概是97万,中国移动的员工是45.5万,农行、工行员工都是40多万,没有哪一个行业哪一个企业承担过这么多人的社保账单,哪怕是补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那么,按照这个政策,美团要花多少钱呢?
这个其实可以根据现有数据估算出来的。
美团披露过,今年上半年,全国高频骑手月收入,在三四线城市平均是6949元,一线城市是10201元左右,基本都是超过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的。
假设一名骑手收入8000元,按照20%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每个月需要缴纳1600元养老保险。
根据政策,美团将补贴50%的费用,也就是800元。
每月800元,看似不多,但分配到每一单里,差不多也是每单大几毛,接近一块钱的成本。
这就很可怕了,众所周知,外卖是微利业务,2025年,美团外卖业务的长期盈利目标,也就是「每单1元、利润率约3%」。
![]()
这相当于,美团外卖拿出了相当于整个业务利润水平的资金,拿来给外卖骑手补贴社保。体量是百亿级别的。
虽然美团700多万骑手不会都选择交社保,因为有一半以上的骑手都是一年接单不超过30天的,送外卖只是过渡,但哪怕只有200万的骑手交社保,那每年也要掏上百亿的补贴。而今年上半年,美团的净利润是104亿,这个成本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把目光放远一点,成本账就会变成一本品牌账,美团敢掏这个钱,骑手队伍就会更加稳定,带来的员工粘性、品牌的口碑是多少广告费都砸不出来的隐形资产。
而且,这更是一本行业账,把行业格局给打开了,让外卖行业从之前的卷补贴、卷增长的野蛮生长时代走向卷责任、卷持久的新阶段,一个健康的行业不可能只想着让骑手们跑得快,更要让他们跑得久,这需要头部企业站出来当领头羊。
美团的出血实际上是在给整个行业造血,给整个外卖行业未来投保,希望其他的外卖平台也能跟一跟。
这些改变,不只关乎骑手个体,新就业形态下的企业责任也在慢慢体现。从追求增长效率,到关注人的价值,平台经济的发展正在凸显责任。
另一方面,骑手社保的破冰,也为中国8400万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了可复制的保障路径。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络主播等群体的保障跟进也将有例可循。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骑手保障如何更精准、更全面?跨省流动的社保接续如何更顺畅?不同年龄、不同地域骑手的差异化需求如何满足?这些都可以继续探索。
但无论如何,多年来的骑手社保难题打破了。正如一位从业十余年的骑手所说:“以前我们跑在路上,总觉得是飘着的。现在,终于感觉脚下有了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