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康 “战死” 后,紫薇与尔泰日久生情定终身,新婚日他回来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红烛的光焰舔着喜堂的梁木,紫薇的嫁衣绣着连片的并蒂莲,指尖刚触到尔泰的衣袖。

要随司仪的 “一拜天地” 弯下腰。

府门外突然炸响马蹄声,溅起的泥点打在朱漆门上。

“紫薇!”

那声音沙哑得像被风沙磨过,却钉得紫薇浑身一僵。

01

边关的战报是跟着暴雨来的。

那天紫薇正坐在窗前,把尔康送的双鱼玉佩放在手心摩挲,玉佩上的纹路被体温焐得温润,就像他临走前说 “等我回来,就用这玉佩当聘礼” 时的语气。

门被撞开时,雨丝顺着报信兵的盔甲流进来,在青砖上积成小水洼。

“格格!不好了!” 报信兵单膝跪地,甲胄碰撞的声音在空荡的客厅里发颤。

“尔康呢?他怎么样?”



紫薇抓着窗棂站起来,手心的玉佩突然滑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尔将军率部突围时,中了敌军的冷箭,坠下悬崖…… 尸骨至今没找到。”

报信兵的头埋得更低,“将军府来的人说,这是…… 是将军的最后遗物。”

他递过来的布包里,裹着尔康常穿的那件墨色外袍,衣角沾着暗红的血渍,还有半块被箭射穿的护心镜。

紫薇盯着那布包,突然觉得眼前的雨雾都变成了红色,下一秒就栽倒在地毯上。

醒来时,窗外的雨还没停,烛火在风里晃得厉害,把她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

丫鬟端来药碗,说 “尔泰少爷已经守了您一天了”。

话音刚落,门就被轻轻推开,尔泰捧着一个食盒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

“先把药喝了。”

他把药碗递到紫薇面前,指尖碰到她的手时,又飞快地缩了回去。

紫薇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没说话,端过药碗一饮而尽,苦涩的药味从舌尖漫到喉咙,像心里的疼一样散不去。

“边关的人说,坠崖的地方下面是湍急的河水,可能…… 可能找不到了。”

尔泰蹲下来,捡起地上的双鱼玉佩,用袖口仔细擦着上面的灰。

“找不到?” 紫薇的声音发颤,“他说过会回来的,怎么会找不到?”

尔泰没接话,只是把玉佩放回她手心,然后打开食盒,里面是一碗温热的粥:“多少吃点,你身子弱,经不起折腾。”

接下来的日子,将军府的门庭一天天冷清下去。

以前尔康在时,总有将士来送军情、聊战事,如今只剩扫院的老仆在门口徘徊。

紫薇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里,翻着尔康写的信,那些 “待我平定边关,便与你相守” 的句子,被眼泪打湿了一遍又一遍。

尔泰还是每天来,有时带些点心,有时帮着处理府里的杂事。

他从不提尔康,却总在紫薇对着信发呆时,默默把窗关上,怕风把信纸吹乱。

有次紫薇咳得撕心裂肺,他突然按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过来。

“别折磨自己了。” 他的声音很轻,“尔康若在,也不想看见你这样。”

紫薇看着他,突然发现他眼底藏着一种她看不懂的情绪。

有心疼,还有些别的什么,像被雾遮住一样,看不真切。

02

入秋后的第一个晴天,紫薇终于愿意走出房门。

院子里的桂花树落了一地花瓣,尔康以前总爱在这里帮她捡花瓣,说要做桂花糕给她吃。

如今只剩光秃秃的树枝,在风里晃得人心慌。

她刚蹲下来想捡一片残瓣,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是尔泰,手里拿着一把修枝剪,正在修剪旁边的石榴树。

“今天天气好,出来晒晒太阳也好。”

尔泰把剪下来的枯枝堆到一边,动作很轻,怕惊到她。

紫薇点点头,没说话,继续盯着地上的桂花残瓣。

“我让厨房煮了甜汤,是你以前爱喝的莲子羹。” 尔泰放下剪刀,走到她身边,“去尝尝?”

厨房的灶台上,砂锅还冒着热气。

尔泰盛了一碗递给紫薇,莲子炖得软糯,甜香漫在空气里。

可紫薇喝了一口,却皱起了眉。这甜汤里,少了尔康每次都会加的桂花。

“怎么了?不好喝吗?” 尔泰看着她的表情,有些紧张。

“没有。” 紫薇摇摇头,“只是…… 少了点东西。”

尔泰的手顿了一下,然后低下头,声音很轻:“桂花还没到最好的时节,下次…… 下次再给你加。”

紫薇知道,不是桂花没到时节,是加桂花的人不在了。

以前尔康煮甜汤,总会提前去院子里摘最新鲜的桂花,一片一片挑干净,再放进砂锅里。

他说 “桂花是甜的,加进去,你的日子也能甜一点”。

如今这甜汤,再糯再甜,也少了那股让人安心的味道。

从那天起,尔泰每天都会来陪紫薇。

有时帮她整理尔康的旧物,把那些盔甲、兵器擦得发亮;

有时陪她去城外的山头,那是尔康 “牺牲” 的地方,尔泰会在石头上摆上尔康爱吃的点心,然后陪紫薇坐一下午。



有次他们在山头坐着,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紫薇突然问:“你说,尔康会不会还活着?”

尔泰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转头看着她,眼底的雾好像散了一点,露出里面的疼:“不管他在不在,我们都要好好过下去,对不对?”

紫薇没回答,只是把脸埋进膝盖里。

她知道尔泰是为她好,可心里那点念想,像野草一样,总也除不掉。

回到府里,紫薇发现尔泰在帮仆役修栅栏。

他没穿常穿的锦袍,换了件粗布衣服,袖子挽到胳膊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阳光落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上。

紫薇站在门口看着,突然觉得心里那个空落落的地方,好像被什么东西慢慢填满了。

不是代替尔康,是另一种很温暖的感觉,像冬日里的阳光,不刺眼,却能让人安心。

可这种安心,总会在摸到手心的双鱼玉佩时被打破。

那天晚上,紫薇躺在床上,手指反复摩挲着玉佩上的纹路,突然想起尔康临走前的样子。

他抱着她,说 “等我回来,我们就成亲”,语气里的坚定,还像在耳边一样。

眼泪又忍不住流下来,滴在玉佩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03

重阳节那天,老佛爷派人来请紫薇去慈宁宫。

紫薇以为是老佛爷担心她的身子,特意准备了点心,没想到刚坐下,老佛爷就提起了尔泰。

“紫薇,你年纪也不小了,总这样消沉下去不是办法。”

老佛爷端着茶杯,指尖在杯沿上轻轻划着,“尔泰这孩子,对你的心思,宫里谁都看得出来。”

紫薇的脸一下子红了,慌忙低下头:“老佛爷,我和尔泰只是朋友。”

“朋友?”

老佛爷放下茶杯,眼神落在她身上,“他每天去你府里,帮你打理事务,陪你去祭拜尔康,这份心意,你真的没看出来?”

紫薇没说话,心里却乱成了一团麻。

她想起尔泰帮她修栅栏的样子,想起他煮的甜汤,想起他在山头陪她坐的那些下午。

这些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脑子里转。

“尔康已经不在了,你总不能守着回忆过一辈子。”

老佛爷的声音软了下来,“尔泰是个好孩子,稳重、可靠,他能照顾好你。”

紫薇刚想开口拒绝,就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接着是尔泰的声音:“老佛爷,臣有事求见。”

老佛爷让他进来,尔泰走进来,看到紫薇,愣了一下,然后单膝跪地:

“臣听说老佛爷找紫薇格格,怕她身子不适,特意来看看。”

“你倒有心。” 老佛爷笑了笑,“我刚跟紫薇说,让你多照顾她。”

尔泰的头埋得更低,声音却很坚定:“臣会照顾格格,但臣不能趁人之危。”

“趁人之危?” 老佛爷皱起眉,“尔康已经……”

“只要没找到尔康的尸骨,臣就不能对格格有别的心思。”

尔泰打断老佛爷的话,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这是臣对尔康的承诺。”

紫薇坐在旁边,听着尔泰的话,心里突然一紧。

她知道尔泰重情义,却没想到他会为了对尔康的承诺,压制自己的心思。

走出慈宁宫时,天已经黑了,宫灯的光映在石板路上,忽明忽暗。

“你为什么要那么说?” 紫薇忍不住问尔泰。

尔泰停下脚步,转头看着她,眼底的疼又露了出来:

“尔康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能在他‘不在’的时候,夺走他最爱的人。”

紫薇看着他的眼睛,突然觉得鼻子发酸。

她想告诉尔泰,她心里也有他的位置,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怕自己的话,会让尔泰为难,也怕对不起尔康的回忆。

回到府里,紫薇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看着天上的月亮。

丫鬟端来茶水,无意间说:“尔泰少爷刚才来问过,说您要是回来了,让您早点休息,别着凉。”

紫薇抬头看向门口,好像能看到尔泰离开时的背影。

她想起白天在慈宁宫,尔泰说 “不能趁人之危” 时的样子,又想起他帮她擦眼泪、煮甜汤的样子,心里的情愫像刚冒芽的小苗,慢慢往上长。

那天晚上,紫薇做了个梦。

梦里她站在山头,一边是尔康,一边是尔泰。

尔康笑着对她说 “你要好好的”,然后慢慢消失在雾里;尔泰站在她身边,伸出手,说 “我陪你”。

她想抓住尔康的手,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被尔泰握住了。醒来时,枕头上湿了一片,手心却好像还留着尔泰掌心的温度。



04

深秋的雨,下得又细又密。

紫薇在书房整理尔康的旧物,想把那些书信、字帖归置好,放进箱子里。

书房里的书架上,还摆着尔康爱看的书,书页上有他圈画的痕迹,好像他昨天还在这里看书一样。

她蹲下来,打开最下面的一个木箱,里面装着尔康的旧衣服。

刚想把衣服叠好,就摸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是一本用布包着的书。

紫薇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本《孙子兵法》,书页已经泛黄,夹着一张字条。

字条是尔康的字迹,笔画有力,上面写着:

“若我不归,愿尔泰护你周全。勿念,安好。”

紫薇拿着字条,手指忍不住发抖。

她想起尔康临走前,总爱翻这本《孙子兵法》,当时她还笑他 “都要上战场了,还看这些”,他却说 “这本书里有制胜的道理,也有让你安心的办法”。

原来那时,他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为她安排好了后路。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字条上,把墨迹晕开了一点。

紫薇抱着书,坐在地上哭了整夜。

她哭尔康的狠心,把她一个人留在世上;也哭尔康的细心,连自己的后路都为她想好了。

第二天早上,紫薇眼睛肿得像核桃。

她把字条折好,放进贴身的荷包里,然后去了尔泰的府里。

尔泰正在院子里练剑,剑光在晨光里闪着亮。

看到紫薇来,他立刻收了剑,快步走过来:“怎么了?眼睛怎么肿成这样?”

“我…… 我找到一样东西。” 紫薇把荷包里的字条拿出来,递给尔泰。

尔泰接过字条,看完后,手紧紧攥着,指节都泛了白。

“尔康他…… 早就想到了。” 紫薇的声音还带着哭腔,“他让你…… 护我周全。”

尔泰抬起头,看着紫薇,眼底的雾彻底散了,露出里面的温柔和坚定:“我会的,不管有没有这字条,我都会护你周全。”

“那你……” 紫薇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问,“你愿意…… 陪我走下去吗?”

尔泰愣了一下,好像没反应过来。

他看着紫薇的眼睛,里面有期待,也有不安。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点头,指尖想碰紫薇的手,却在快要碰到时,又缩了回去,好像怕惊扰了什么珍贵的东西。

“我愿意。” 他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只要你不嫌弃我。”

紫薇摇摇头,眼泪又流了下来,这次却是甜的。

她知道,自己终于可以慢慢放下尔康的回忆,开始新的生活了。

那天晚上,紫薇在尔泰的房里帮他收拾行李。

他说要搬去将军府住,方便照顾她。

刚打开枕头,就看到下面压着一封未寄出的信,信封上写着 “尔康亲启”,字迹却不是尔泰的,也不是尔康的。

“这是什么?” 紫薇拿起信,想拆开看看。

“别动!” 尔泰突然从外面进来,快步走过来,把信夺了过去,藏在身后。

“这信是谁写的?为什么不能看?” 紫薇看着他的样子,心里突然有点不安。

“是…… 是旧友托我转交给尔康的,后来知道尔康不在了,就一直没寄出去。”

尔泰的眼神有些闪躲,不敢看紫薇的眼睛,“没什么重要的,别管了。”

紫薇没再追问,可心里的不安却像种子一样,慢慢发了芽。

她总觉得,这封信里藏着什么秘密,可看着尔泰紧张的样子,她又不忍心再问。

她怕自己的追问,会破坏现在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

05

婚礼定在开春,那时天气暖和,院子里的桂花也该开了。

将军府里渐渐热闹起来,仆役们忙着张灯结彩,红绸子挂在房梁上,红灯笼吊在门口,连空气里都带着喜庆的味道。

紫薇每天都在忙着选嫁衣、挑首饰。

嫁衣是苏绣的,上面绣着百子图,针脚细密,颜色鲜艳。

丫鬟们都说 “格格穿上这嫁衣,肯定是最漂亮的新娘”,紫薇听着,也忍不住笑起来。

可笑着笑着,心里却会突然涌上一股不安。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一样。

有天晚上,紫薇做了个噩梦。

梦里她穿着嫁衣,正要和尔泰拜堂,突然看到尔康站在门口,浑身是血,对她说 “你怎么能嫁给别人”。

她吓得从梦里惊醒,手心全是汗,摸到贴身的双鱼玉佩,才慢慢平静下来。

“怎么了?做噩梦了?” 尔泰被她的动静吵醒,坐起来,把她搂进怀里。

“我梦到尔康了。” 紫薇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怪我嫁给你。”

“别胡思乱想。” 尔泰轻轻拍着她的背,语气很温柔,“尔康若在,肯定会祝福我们的。”

紫薇知道尔泰是安慰她,可那股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她开始留意尔泰的举动,发现他最近总是对着那封 “尔康亲启” 的信发呆,有时还会偷偷去书房,把信拿出来看,看完后又小心翼翼地藏回去。

有次紫薇忍不住问:“那封信到底是什么?你为什么总对着它发呆?”

尔泰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转过身,笑着说:“没什么,就是旧友的一些家常话,不值得你惦记。”

紫薇看着他的笑,总觉得那笑里藏着什么,可她没再追问。

她怕自己的追问,会让两人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崩塌。

婚礼筹备得越来越顺利,宾客名单也定好了,连宫里的老佛爷都答应要来参加婚礼。

紫薇每天都在盼着婚礼的到来,可心里的不安却像影子一样,跟着她。

有天她去街上买东西,看到一个从边关来的牧民,在路边摆摊卖羊毛。

牧民说,前阵子边关附近的山里,救了一个坠崖的将军,只是那将军伤得很重,还失了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紫薇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跳,急忙问:“你知道那将军长什么样吗?”

牧民想了想,说:“好像穿着黑色的军装,腰间挂着一块玉佩,具体的我也记不清了,毕竟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紫薇的手心突然冒了汗。

黑色军装、玉佩,这些都和尔康一样。

她想再问点什么,可牧民已经收拾好东西,说要去下一个地方摆摊,转身就走了。

回到府里,紫薇把这事告诉了尔泰。

尔泰听了,脸色突然变了,然后又很快恢复平静:“边关那么多将军,说不定只是巧合。别想了,婚礼快到了,我们该好好准备。”

紫薇看着尔泰的脸色,心里的不安更重了。

她总觉得,尔泰知道些什么,却不肯告诉她。

可看着府里热闹的景象,看着丫鬟们忙碌的身影,她又把话咽了回去。

她怕自己的怀疑,会毁了这场期待已久的婚礼。

婚礼前一天,紫薇站在院子里,看着满院的红灯笼,心里五味杂陈。

她想起尔康,想起他的承诺,想起他的牺牲;

又想起尔泰,想起他的守护,想起他的温柔。

她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对的,可她知道,她不能再活在回忆里了。

她深吸一口气,摸了摸贴身的双鱼玉佩,心里默念:“尔康,对不起,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06

婚礼当天,天刚亮,丫鬟们就忙着给紫薇梳妆。

凤冠戴在头上,沉甸甸的,嫁衣的裙摆拖在地上,绣着的百子图在晨光里闪着亮。

紫薇坐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今天,她就要嫁给尔泰了,那个陪她走过最艰难日子的人。

喜堂里,红烛烧得正旺,宾客们都到齐了,笑着闹着,说着祝福的话。

老佛爷坐在主位上,看着紫薇,眼里满是欣慰。

尔泰穿着红色的喜服,站在喜堂中央,看到紫薇进来,眼睛一下子亮了,快步走过来,伸出手:“紫薇,我们该拜堂了。”

紫薇把手放进他的手心,他的掌心很暖,让她心里的不安少了一点。

司仪站在旁边,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吉时到!一拜天地 ——”

紫薇的腰刚要弯下去,突然听到府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嗒嗒嗒” 的声音越来越近,好像要撞进喜堂里一样。

接着,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来,穿透了宾客们的喧闹,直直地扎进紫薇的心里:

“紫薇!”

紫薇猛地回头,手里的红绸子掉在地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