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什么时候有床位?我急需住院!”圣彼得堡一家精神病院内,24岁的年轻人安德烈反复追问道。
事实上,安德烈并没有抑郁病史,也没有狂躁或急性症状,却依旧愿意花钱住进“病房”。而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社会病了,还是年轻人集体躺平了?
![]()
一、竟把精神病院当“度假胜地”
谁能想到,一家私人精神病院,在莫斯科,竟然要预约到下个月才有床位,公立医院更是要半年后。可前来咨询的这些人,清一色20-28岁的年轻人,有人为了能快速住院,甚至伪造“抑郁症”、“狂癫症”。
可当真正走进精神病院,才会发现,病房里并没有想象中的哭闹声,也没有医生训斥病人的呵斥声,相反,这些病人活动十分丰富,有些三三两两下棋娱乐,有人钻研工艺品,有人沉浸在书海中。
事实上,每个来到精神诊所的年轻人,都被告诉每天只能通话半小时,杜绝任何网络,可对这些俄罗斯青年人来说,恰恰正看中了这一点,他们住进病房,主要目的就是“远离”手机。
如21岁的大学生卡佳就表示,自己曾是手机深度依赖者,每天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看小说、刷视频上,一刷就是凌晨三点,白天起不来,上课没精神,学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戒掉自己的“手机瘾”,戒掉对虚拟世界的依赖,卡佳这才下定决心躲进医院中。对她来说,这里不是病房,而是心灵的“度假圣地”,
二、谁在逼疯俄罗斯的年轻人?
其实,全球有十多亿人有大大小小的心理困扰,而其中,因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沉浸在网络游戏中的年轻人,超半数出现易怒、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多动等症状,他们情绪不稳定,随时都可能暴走。
而对于这类心理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自己和电子产品隔绝开来,而精神诊所无疑成了不错的选择。很多私立医院,更是借机打出了“心灵重启”、“断网修心”等广告,吸引年轻人前来“住院”。
值得一提的是,在莫斯科的一些精神医院,收费价格并不低,每天花费普遍在150-180美元,这可不是普通家庭能消费得起的。可即便如此,这类医院依旧“人满为患”,这又是怎么回事?
![]()
三、兵役压力下的“生存恐惧”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俄乌冲突了,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三年多,而在长时间的战争中,双方已死伤百万之多,即便是俄罗斯,也出现了兵源紧张的问题,俄总统普京更是亲自催生。
但战争的绞肉机仍在持续,想要在战争中占据上风,那就需要更多的兵源,因此,俄罗斯也鼓励年轻人参军入伍,并给出了丰厚的薪酬和奖补,部分地区,更是打出了“参军免除债务”的口号。
从这些征兵政策中,不难看书,俄罗斯的兵源缺口之大,可对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参军意愿较低,不愿意上战场,尤其是在无人机的时代里,死亡的恐惧更是笼罩每一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花样逃兵役,就成了很多年轻人的选择,比如说自残、伪造学历、装病等,但这些很容易被查出猫腻,这时候,精神病院就成了他们最后的“归宿”,只要 一张小小的诊断书,哪怕是轻度抑郁或焦虑,也足以让年轻人暂缓入伍。
![]()
只是,当精神病院成为年轻人的避难所,这不是年轻人病了,是整个社会病了。或许只有当和平鸽放飞的那一刻,这些年轻人才愿意走出病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