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 沈应时)《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通过、《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正式发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 2025年是中国东盟关系快速发展的关键之年,一系列文件发布,为双方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及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助力双边关系迈向更高水平。11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东盟中心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命运与共:联结2045东盟共同体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2025中国—东盟周”活动在福州举办。
“数”通未来,共建数字丝路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步伐加快,成果丰硕,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秘书长拿督斯里哈斯诺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实现《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的重要基石。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推动下,双方数字合作有望取得更多突破。
在“2025中国—东盟周”现场,机器人展示引人注目:机器狗灵动起舞,人形机器人表演街舞……科技与艺术交融,展现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大使指出,中国—东盟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国—东盟在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搭建政府、企业、民间等多方参与的高层次平台,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更丰富内容,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
泰国外交部副常务秘书马尚潘强调,中国、泰国与东盟正携手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未来将重点深化贸易投资、数字电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为公共卫生、教育、通信、农业等行业赋能增效。
青年携手,共护蔚蓝海洋
海洋,自古便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天然纽带,也是双方贸易往来与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年7月,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6—2030)》中表示,愿意进一步建立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合作,并推动开展海洋科技及海上互联互通合作项目。
在“2025中国—东盟周”期间,中国—东盟中心举办以“蓝海新力量 携手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东盟青年海洋合作圆桌会”,聚焦“蓝色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两大核心议题,共商合作路径,共筑蓝色家园。
史忠俊强调,“青年作为未来的领导者,是参与中国—东盟海洋合作的重要力量。本次圆桌会,邀请中国和东盟政商界代表及青年领袖齐聚一堂,为双方海洋合作贡献青年智慧。期望进一步提升域内海洋合作水平,鼓励政府、企业、学界加强联动,夯实双方人文交流平台,促进海洋领域人才交流,带动更多中国与东盟的青年朋友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携手推动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新加坡青年海运协会主席周毅恩表示,青年是中国与东盟海洋经济合作的未来。双方山海相连,海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青年对话为推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贸共融,同筑发展之桥
山水相连,休戚与共。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开启对话进程以来,双方始终坚持睦邻友好、携手合作,成功走出一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道路。
三十余年来,双方贸易规模从不足80亿美元跃升至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18万亿元,增长9.1%,占我外贸总值的16.6%。
印度尼西亚地方代表理事会副主席拉维亚伊表示,东盟2045愿景的实现,离不开与中国的开放合作。“中国—东盟周”主题契合时代需求,将为双方共同实现现代化凝聚共识。他希望会议持续举办,进一步加强战略对接,为全球区域合作树立典范。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务实合作,赋能产业发展。“2025中国—东盟周”期间发布了《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进展报告》,开通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跨境业务,并启动中国—东盟共建数字文化IP库倡议。
史忠俊表示,2026年,中国—东盟中心将紧紧围绕落实双方战略共识,服务对接发展战略,加强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以及职业教育、旅游推介、媒体互访等人文领域的务实合作与友好交流,更好服务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