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炸裂!高市早苗再挑衅中国,中方借机划下世纪红线,震撼全球!

0
分享至

最近网上很多人骂高市早苗“作死”,把她的涉台表态当作无脑挑衅,把事情放到更大的脉络去,就会发现这不是简单的口误或者无知,一个能当上自民党总裁,走到首相位置上的人,在外交和安全问题上不可能完全没有考虑,她公开说“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这种话肯定能激怒中国,这样的发言是有目的的,不是无意识的失言。



先看她所面临的现实,中日之间军力的差距是常识性的一件事,中国战机、军舰最近几年在日周边的活动成了常态,中国在海空的持续行动,使得日本不得不投入大量侦察和防空资源,另有报道说中方在技术上尝试用大量无人机进行耗损式作战,这会拉长对手的监视和防御链条,再加上有时候中国军舰靠近日本领海进行训练,日本要么按兵不动,要么不公开回应,这些事都不是高市不知道的,她不是一个不会判断形势的新人,她是一个知道对手实力和风险的老练政治人物。

高市的挑衅,作者觉得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借涉台表态在国内国外塑造“捍卫民主”的形象,她得在国内稳住保守派、右翼的支持者,也想在国外摆出“站在民主这边”的旗号,要达成这个目标,媒体的配合很关键,她发话之后的48小时内,日本的几个电视台就反复播放所谓“保卫民主阵营”的报道片段,用大量镜头和评论来加强这类话语,后来有主流新闻机构做了个民调,但问题的措辞带有情绪引导,像“守护盟友”“坚定姿态”这样的描述会影响受访者的回答倾向。 这个民调显示,82%的人支持她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说法,但同一调查里只有23%的人赞成自卫队真的出兵台海,这说明口头支持和承担实际军事代价之间存在明显断层,值得一提的是,右翼网络用户在民调发起和传播中的话语权较大,推高了短时间内支持率,使那“82%”更像是情绪峰值,而非稳定的政策基础。



硬的外部支持,让自己的强硬立场看起来是有后盾的,现实是想把美国绑上来并不容易,最近一次的例子就是对特朗普的采访,特朗普在访谈中没有明确表示一旦台海发生冲突就会出兵,他把话题拉回贸易和经济利益上,说盟友需要在经济上有所付出,暗示不会无条件为他国的军事行动买单,他还提到与中国保持一定的务实关系,主张用实力和利益来处理国家间的关系,而不是靠制造对立,这样的表态,无形中为日本希望美军直接介入的想法设下障碍。

特朗普表态之后的几天,中国外交部于11月13日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表态,表示日本若以武力介入台海,那就是侵略,而且中方会迎头反击,将外部武力介入台海直接称为“侵略”,在表述上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设了红线,将来可能的干预行为直接纳入国际法语境下的“侵略”范畴,另一方面“迎头痛击”这样的说法保留了策略上的弹性,没有把行动的范围说得清清楚楚,为以后的回应保留了空间。 按这个逻辑,中方可以宣称自己拥有自卫或集体自卫的权利,针对介入者实施多种层次的反制,这些反制手段可能直接打击入侵的军力,打击在第一岛链部署的来犯兵力,甚至打击对方在靠近战区的后勤支援点,至于是否将反制扩大到对方本土,关键还是取决于对方是否对中国本土发动攻击,这种不明确但强硬的措辞,既表明了决心,又给对手制造了不确定性,形成威慑。



民意的变化也是一条重要线索,高市发言之后的“热烈支持”很快就遭遇了现实的考验,当公众被问到如果真要与美军一起参战,愿意吗时,朝日新闻的后续民调显示情况完全逆转,62%的人反对与美军一起参战,只有18%愿意,另一个民调显示,大约六成国民觉得高市的发言“鲁莽并且危险”,这种态度的转变并不意外,历史上很多战争的初期都有高涨的口号,但当预算扩张、人员伤亡、难民问题真实摆在桌面上时,支持度会大幅下降。 国内的民意和现实的代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自民党内部的闭门民调也表明,如果为高市的外交路线所付出的代价是加税一日元,她的支持率就会跌到24%,与公开民调的低值接近。这些数据向人们表明,所谓的“高支持率”也许只是短期情绪,不能成为推动昂贵或高风险军事政策的持久政治资本。

把目光再拉回更大的战略环境,日本内部的强硬派有自己长期的目标,他们看到全球力量变动的空间,认为美国在未来可能缩减海外军事存在,这会在亚洲留下真空,不少智库讨论过美国未来几年在资源和基地配置上可能做出的调整,这给亚太地区带来不确定,其他国家也在趁机调整军费或者试图扩大影响力,日本的某部分政治力量希望在这个空白里提升自己的地位,成为地区的主导力量,高市这样的政治人物在对外政策上持强硬立场,对中、对韩、对俄的强硬口径,符合这类野心和战略调整的逻辑。

但现实能力是有极限的,即使投入更多军费,日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在人口、工业、战略纵深等方面追上中国。一次武装冲突就会暴露这些差距,带来严重后果,动武的代价不只是军事上的损失,还有经济崩溃、国际制裁、供应链中断、大量人员伤亡和难民问题,这些代价都会迅速削减国内对外扩张的支持,用一句话来说,幻想很容易就被现实粉碎。

有意思的是,高市式的激进行为对中国而言并非完全坏事,她的公开挑衅给了中方向国际社会阐述立场的直接理由,中国可以将她这种表态当作外部势力试图介入台海的例子,从而压缩台独空间,为自己未来的行动争取更宽的政治和法律空间,最终的结果是,高市既没能稳住美国明确的支持,也没能把国内的支持转化为可持续的政策动力,反而为中方提供了更明确的反制理由,用描述就是她“偷鸡不成蚀把米”,想借强硬获得政治筹码,结果反倒让对手有了对内对外的策略便利。

从分析的角度看,挑衅人物越激进,有时对中国的利益反而越有利,激进言论和行为会把争端的边界和责任划得更清楚,对中国而言,让对方成为先挑衅的一方,就更容易在国际上讲清理由,争取支持,或者至少在国内凝聚共识,采取必要措施,高市的做法,使中国可以更公开地把防线拉紧,法律和外交上的表述也更有力。

对于日本未来走向的判断,有几个点值得关注,国内民意是否会一直支持高风险的对外政策,美国是否会做出关键时刻的承诺,日本自身能否在经济和军力上承担长期对峙的代价,如果民意和财政都不支持高强度的政策,单凭口号是撑不起实战的。美国方面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如果美国像一些政治人物所说,更在意利益和成本分摊,那么日本想拉美国参加台海冲突的期望就会落空。

话题回到个人层面,高市不是那种说两句就完事的政治人,她有自己的追求和算计,她的言行既服务于国内政治,也想在国际上争取某种位置,对外则带来风险和机遇,对中国来说,她的挑衅既是压力,也是创造行动空间的素材,将来日本如果继续走这条路,每一次公开的强硬表态都可能成为中方设定反制点的一次“官方理由”。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探讨两个问题:一是日本接下来是否还会继续在台海问题上挑衅?二是美国是否会在关键时刻为日本出头?关注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亚洲局势的发展趋势,我会继续关注事态的进展,把新的信息带给各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蓝色海边
蓝色海边
天气预报
289文章数 231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