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一个人每天光是在如厕这件事上,就可能对自己撒下超过5次健康谎言。别笑,我说的是真的。你以为“憋尿没关系”、“多喝水就能排毒”、“排便不顺只是吃坏肚子”?听我慢慢跟你道来……
![]()
我是一个肛肠科医生,干了这行二十多年,见过太多以为只是“痔疮”或“小便不畅”的病人,最终却被泼了一盆冷水——膀胱癌。
最讽刺的是,症状早就写在他们每天的厕所日常里,只是没人当回事。
膀胱癌并不罕见。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数据:中国每年新发膀胱癌病例超过8万例,其中超过60%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你以为它离你很远?它可能就藏在你以为“正常”的习惯里。
![]()
“蹲厕所看手机”:你以为是放松,其实是慢性自杀?
说真的,蹲厕所本来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把“蹲厕”变成“刷抖音时间”,你的身体会偷偷翻白眼。
长时间蹲厕,会导致腹压升高、骨盆充血,不仅让痔疮高兴得跳出来,还可能拉动膀胱壁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会导致黏膜细胞发生病变。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刊文指出,膀胱慢性刺激是癌前病变的重要诱因。你以为只是“屁股坐麻了”?不,其实是膀胱在求救。
![]()
“尿频尿急”:一定是前列腺炎?别开玩笑了
很多男性一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就自己诊断是“前列腺发炎了”,然后跑去药店买点抗生素,回家喝点水,完事。
但你知道吗?膀胱癌最早期的信号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尿路刺激症状。
2022年《国际泌尿学杂志》研究显示,超过48%的膀胱癌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却常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这些人通常在反复“误诊”后,等到尿中带血,才惊觉事态严重——可惜,往往为时已晚。
![]()
“血尿不是红,是粉红”:你以为颜色浅就没事?
别急着说“我没看到血尿”。你知道吗?膀胱癌的血尿常常是“无痛性间断血尿”,而且不是鲜红,而是粉红或茶色。很多人看到颜色浅,反而松了口气:“可能是吃火龙果了吧?”
《中国泌尿外科年鉴》指出,超过70%的膀胱癌患者在首次血尿时未重视,导致确诊延迟3~6个月以上。
就像你看到地板有一滩水,不问原因就擦掉了。可要是水每天都渗出来呢?那可能是管道漏了,甚至已经腐蚀了墙体。
![]()
“多喝水排毒”?水也没你想得那么万能
坊间流传着一句大俗话:“多喝水没事,多喝热水更好。”可我告诉你,水喝错了,也可能帮倒忙。
先别骂我,我不是反对喝水,我反对的是暴饮型喝水。很多人白天上班忙得不行,晚上一次性灌三瓶矿泉水,结果夜里频繁起夜,逼迫膀胱反复收缩,导致膀胱壁疲劳,甚至微损伤。
《泌尿外科临床杂志》研究发现,长期夜间多次排尿者,膀胱壁黏膜微损伤发生率提高了42%,这会导致细胞修复紊乱,增加癌变风险。别再把膀胱当马桶桶了。它也是有“使用寿命”的。
![]()
“大便不规律”:你以为是肠胃问题?膀胱却最先遭殃
说来你可能不信,有些膀胱癌患者其实是被我这个肛肠科医生“揪”出来的。
他们来看的是便秘或腹胀,甚至只是以为自己“上火”,可一查,发现盆腔拥挤不堪——膀胱壁被肠道压迫变形,甚至已出现病灶。
盆腔器官之间就像合租室友,谁作妖,谁都别想安生。如果你长期排便困难,肠道膨胀,膀胱的血供和排空功能都会受影响,代谢废物滞留,癌变风险飙升。
说到底,大便不顺,膀胱会先发火。
![]()
“抽烟伤肺”?错,膀胱才是最大受害者
你可能听过香烟含有尼古丁、焦油、苯并芘,对肺有害。但你知道吗?这些毒素并不会停留在肺,而是经过肝脏代谢后,被尿液带到膀胱里储存。是的,膀胱成了“毒水池”。
《中国癌症统计年鉴》显示,吸烟者患膀胱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倍以上。尤其是每天吸烟超过15支、持续十年以上者,膀胱癌发生率高达正常人的4.2倍。
你以为你戒烟是为了肺,其实你可能救的是膀胱。
![]()
“体检正常就放心了”?别天真,膀胱癌最擅长“潜伏”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每年体检正常,却突然查出晚期膀胱癌?因为常规体检里,根本就没有包含膀胱镜检查或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这两项才是早期发现膀胱癌的关键。
《中国泌尿肿瘤指南》指出,膀胱癌早期检测依赖专科筛查手段,而不是简单的尿常规。就像你用望远镜找地板上的灰尘,怎么看都看不见。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我的膀胱没毛病”?你确定它没偷偷抗议?
我们肛肠科常讲:一切慢性病,都是身体的“沉默求救”。膀胱癌也是如此。
它不会一开始就敲锣打鼓告诉你“我来了”,而是通过一些微妙的信号——排尿费力、夜间多尿、盆腔胀痛、尿液颜色改变。这些看似“小毛病”,其实是身体在说:“我真的撑不住了。”
别等到病理报告摆在你面前,才想起这些“曾经的征兆”。
![]()
“肛肠科医生为啥管膀胱癌?”别笑,我可是第一发现人
很多人看肛肠科,是为了痔疮、便秘、肛裂。可我告诉你,我们这里每年能间接发现十几例泌尿系统肿瘤,全靠那些“不起眼”的症状。
我们是“下三路”的守门人。当身体底部乱成一团时,肛肠科医生往往是最先听见“身体呼救”的人。当我告诉你:“别再忽视那几次‘蹲厕时间长’、‘尿中带色’的小异常”,你一定要认真听进去。
膀胱不会说话,它只会通过“异常”来表达愤怒。而如果你一直“装聋作哑”,它就会用“癌”来终结这场沉默。
![]()
从今天开始,你愿意认真听听膀胱的声音吗?
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资料: 1.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年刊,膀胱癌早期症状识别与临床误诊分析 2. 《中国癌症统计年鉴2023》 3. 《中国泌尿肿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