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这几个字从屏幕里跳出来的时候,我刚在老家的炕上焐热乎。窗外,是熟悉的泥土味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叫,心里头那点在城市里攒下的烦躁,本该一扫而空。可这几个字,像根小刺,扎得人浑身不自在。
![]()
我这次回来,算是穿越了大半个中国。累是真累,一觉睡到自然醒,感觉魂儿才算是归了位。可这安宁是短暂的,中午吃饭,我爸就叹着气说,村里那些年轻力壮的,今年回来得特别多。城里的工地安静了,工厂的机器也不怎么转了,他们这些曾经的“城市建设者”,如今只能聚在村口的小卖部里,一包烟,一瓶水,能坐上大半天。地?早就流转出去了,想种都没地种。谁家要是有个修修补补的活儿,喊一嗓子,立马能来一帮人,工钱都好说,管顿饭、给两盒烟就行。这场景,看着热闹,透着一股子心酸。他们用汗水浇灌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到头来,自己的家却成了临时的避难所。
那句“防止返乡”,就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这些人的心头。一个“防”字,把人推得多远,好像我们是洪水猛兽,是麻烦,是包袱。一个“滞”字,更是把家乡说成了一个不该久留的客栈,仿佛我们只是过客,不该在这里生根发芽。老话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根,是什么?根是爹娘,是妻儿,是那片生你养你的土地。现在,连“归根”这件事,都要被“防止”了吗?这话说出来,是怕我们回来抢饭吃,还是怕我们回来给地方添了负担?可城里没活干,农村又接不住,我们这些人,难道要像浮萍一样,飘在半空中吗?
![]()
我哥家种了上千亩地,算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了,可今年也亏得底朝天。粮价上不去,化肥农药涨价,卖一斤粮食的钱,可能还不如城里一杯奶茶。他硬着头皮借钱给工人发工资,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守着这片土地,盼着点收成吗?连他这样的人都举步维艰,那些回来没地可种的年轻人,又能怎么办呢?
话糙理不糙,把人当人看,先把话说得像句人话,比啥都强。家,本该是根,是无论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都能回来喘口气的地方。现在,这根好像变成了悬在半空中的风筝线,一头是回不去的城市,一头是待不稳的乡村,两头都让人心里没着没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