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果马寅初没有提出人口论,没有实施计划生育,如今我国会怎样?

0
分享至

1957年7月5日,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新人口论》。

这篇文章没铺垫没绕弯,直接抛出观点:不节制生育,中国人口会像滚雪球一样翻番,粮食就业这些事儿都得崩。

在当时百废待兴的环境里,这话可太“扎眼”了。

举国上下的批判声一下子就起来了,马寅初最后还被迫辞了北大校长的职。



本来大家都觉得他是杞人忧天,可历史偏偏站在了他这边。

到1970年,全国人口已经逼近8.3亿,比1949年多了三亿多。

城市里粮票不够用,农村不少孩子天亮了都找不到饭碗。

也正因为这样,1978年宪法写进了“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1980年“一孩政策”正式落地。



咱们不妨顺着这个假设往下想,要是没有这些政策,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

26亿人的“人海”,生存空间被挤爆

按1950到1970年的生育水平算,2025年中国总人口不会是现在的14.1亿,而是26亿左右。

这个数字看着抽象,换算一下就吓人了。

每平方公里得住280人,比现在的印度还拥挤不少。

长三角、珠三角这些经济带,怕是要变成名副其实的“人海带”。



北京到上海的高铁,就算30秒发一班,也得被挤成“立体罐头”。

春运本来是一年一次的“大迁徙”,到时候可能天天都在上演。

现在早晚高峰挤地铁都够让人闹心的,真要是多了12亿人,出门都得靠“挤”着走。

粮食问题更是绕不开的坎。

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8亿吨,人均能分到485公斤,刚好够国际安全线。



可26亿人来分这些粮食,人均就只剩260公斤,刚过联合国规定的最低生存线。

要是遇上南方洪涝或者长江流域干旱这样的极端天气,粮食缺口一下子就放大了。

国际粮价本来就波动大,再雄厚的外汇储备,也没法填饱26亿人的肚子。

城市低收入群体先得面临“米袋危机”,农村可能又要回到靠红薯干当主食的年代。

水资源也扛不住这么多人的消耗。



现在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漏斗区已经有7.2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两个北京的大小。

真要是多了12亿人,就算南水北调三线都建成,地下水超采量还得翻倍。

地面沉降、海水倒灌这些问题会更严重,天津、沧州部分城区可能都要沉到海平面以下。

鄱阳湖、洞庭湖本来就比几十年前小了不少,为了种粮食,围湖造田肯定会卷土重来,两大湖泊的面积还得再缩,长江蓄洪能力下降,洪水造成的损失会比1998年严重得多。



社会资源被摊薄,民生难题扎堆来

人口多了,就业岗位肯定不够分。

本来想,人多劳动力就充足,可后来发现,岗位就那么多,人多了只会更卷。

2000年前后,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就得有2000万,差不多是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

制造业流水线就算24小时不停转,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劳动力。

年轻人找工作会变得特别难,大量青年没活干,就成了“漂浮人口”。



这些人没稳定收入,很容易被卷入犯罪、毒品这些灰色地带,社会秩序肯定会受影响。

招聘门槛也会变得离谱,本来珠三角电子厂招女工还要求18到22岁,到时候可能会改成只招16岁,还得卡身高视力,真是卷到没边了。

教育和医疗资源更是会被摊薄到极致。

现在全国义务教育生均经费1.6万元,要是学生总数翻倍,财政得多拿出3.2万亿元,这相当于全年军费的1.5倍。

经济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政府只能降低生均经费标准。



乡村学校可能又要回到一个老师教五个年级的复式教学模式,孩子们想接受好教育太难了。

医疗方面也是同理。

现在每千人能有3个医师,要是人口涨到26亿,就算医生数量大幅增加,每千人医师数也基本没变化。

医院走廊里加床加到电梯口会成为常态,一场流感就可能让公共卫生防线崩溃。

普通人看病排队得花大半天,想挂个专家号更是难上加难。



性别失衡的问题也会特别突出。

传统观念里大家都想要男孩,没有计划生育的限制,很多家庭会一直生到有男孩为止。

这样一来,适龄婚配的男女比例可能会达到120比100,五个男孩里就有一个找不到对象。

彩礼会被炒到天价,房价也会因为婚恋需求被推高,甚至可能催生跨省买卖新娘的黑市。

女性的处境会更难,平均得生五六个孩子,受教育的时间会缩短好几年,初中没毕业就回家带娃很常见。



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会变得公开化,招聘广告直接写“只限男性”也不奇怪,中国几十年才争取到的性别平等成果可能会付诸东流。

经济地缘双重受限,发展路越走越窄

不少人觉得,人口多劳动力就充足,GDP总量肯定能上去。

总量或许真能冲到40万亿美元,把美国甩在身后,但人均下来就惨了。

26亿人分摊40万亿美元,人均还不到1.6万美元,也就相当于现在墨西哥的水平。



工资水平会长期上不去,每个月2000块的工资可能会成为常态。

资本看到劳动力这么充足,就不会愿意投入资金搞技术升级,中国可能永远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

更关键的是,全球的资源根本撑不起26亿人的“世界工厂”。

现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73%,要是人口翻倍,这个比例会飙升到90%。

国际油价每涨10美元,中国就得多花400亿美元外汇,能源安全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掉下来。



地缘政治上的压力也会成倍增加。

26亿人的口粮和能源需求,光靠国内根本满足不了。

每年得进口3亿吨粮食、6亿吨石油和3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么大的进口量,会让中国对国际航道的依赖度变得极高。

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这些关键航道,只要有一条被封锁,国内物价就会一夜暴涨。

西方早就有“中国需求推高全球粮价”的说法,进口量再翻一番,中国会成为很多国家的众矢之的。



印度、印尼这些新兴大国可能会联手对中国实施资源禁运,把粮食和能源当成遏制中国发展的武器。

到时候,中国舰队的远海护航就不是象征性的了,而是关系到国民温饱的生命线。

1979年,98岁的马寅初被平反。

此时的中国人口,已经比1957年多了4亿,人均耕地从2.6亩降到了1.5亩。



大家这才明白,当年那个倔强的老头不是杞人忧天。

现在有人因为老龄化问题,把责任推到马寅初身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推演。



没有计划生育的急刹车,就没有后来加入WTO的轻装上阵,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搞高铁、5G这些基建。

人口政策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现在放开三胎鼓励生育,也是新历史条件下的动态平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岳母骂我吃软饭不吭声,我转身卖掉婚房,次日亲戚来炫耀全傻眼

岳母骂我吃软饭不吭声,我转身卖掉婚房,次日亲戚来炫耀全傻眼

晓艾故事汇
2025-11-18 17:08:09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休想回国!我国体坛三大叛徒,夺冠后不承认是国人,结局大快人心

丁鸊惊悚影视解说
2025-11-17 19:00:46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渔樵文史
2025-11-07 21:45:03
随着樊振东全运夺冠后反遭网暴,彻底揭开体坛最恶心一幕!

随着樊振东全运夺冠后反遭网暴,彻底揭开体坛最恶心一幕!

田先生篮球
2025-11-17 22:11:55
残骸照曝光!俄国防部:乌军发射4枚美制ATACMS导弹袭击俄目标,被全部击落

残骸照曝光!俄国防部:乌军发射4枚美制ATACMS导弹袭击俄目标,被全部击落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7:54:00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欲修改“无核三原则”岸田文雄、野田佳彦两位前首相发声表示担忧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欲修改“无核三原则”岸田文雄、野田佳彦两位前首相发声表示担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22:19:22
穿“大衣”时,一定别搭配紧身裤!瞧瞧杭州女生裙子阔腿裤多洋气

穿“大衣”时,一定别搭配紧身裤!瞧瞧杭州女生裙子阔腿裤多洋气

何有强
2025-11-19 23:59:23
山东夺冠混采!范思琦谈第五盘心理,陈梦展望下届全运并俏皮回答

山东夺冠混采!范思琦谈第五盘心理,陈梦展望下届全运并俏皮回答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19 23:51:11
知名女作家突然发文宣布封笔!网友:我的青春都是她

知名女作家突然发文宣布封笔!网友:我的青春都是她

上观新闻
2025-11-19 17:38:11
河南小伙相亲遇颜值出众女孩,网友看打扮直接劝退:这哪养得起

河南小伙相亲遇颜值出众女孩,网友看打扮直接劝退:这哪养得起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20 01:18:46
《唐朝诡事录》:“盛世容颜”背后的无妄之灾——当长相成为原罪

《唐朝诡事录》:“盛世容颜”背后的无妄之灾——当长相成为原罪

君笙的拂兮
2025-11-18 11:44:18
广东一夜3消息!萨林杰正式到队,杜锋徐昕和好,新双外首次合训

广东一夜3消息!萨林杰正式到队,杜锋徐昕和好,新双外首次合训

多特体育说
2025-11-19 22:40:09
《无可奈何》六项大奖狂扫青龙奖!玄彬孙艺珍获影帝影后

《无可奈何》六项大奖狂扫青龙奖!玄彬孙艺珍获影帝影后

释凡电影
2025-11-20 03:13:59
罗晋半年提6次分手,7年“流浪”不回家,唐嫣这次真无力回天了?

罗晋半年提6次分手,7年“流浪”不回家,唐嫣这次真无力回天了?

荷裳裁梦
2025-11-19 23:35:17
数据!中国围棋2025年大丰收,除LG杯外,5场世界大赛,4场夺冠!

数据!中国围棋2025年大丰收,除LG杯外,5场世界大赛,4场夺冠!

L76号
2025-11-19 16:38:15
释永信被逮捕:曝存款200亿,偷情细节披露,私生子女照片流出

释永信被逮捕:曝存款200亿,偷情细节披露,私生子女照片流出

博士观察
2025-11-19 10:39:32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小泉进次郎最新表态

小泉进次郎最新表态

新京报
2025-11-19 14:33:24
中日混血家长举报语文老师:讲日军罪行是“制造仇恨”?网友炸了

中日混血家长举报语文老师:讲日军罪行是“制造仇恨”?网友炸了

梁讯
2025-11-18 14:28:49
喻恩泰发声回应!为孩子忍辱多年,情敌前妻看不下去,放猛料助攻

喻恩泰发声回应!为孩子忍辱多年,情敌前妻看不下去,放猛料助攻

阿纂看事
2025-11-19 22:34:25
2025-11-20 06:39:00
鹤羽说个事 incentive-icons
鹤羽说个事
这里是鹤羽说事儿,说点儿你爱听的事儿~
761文章数 1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健康
家居
公开课

辛芷蕾的炸裂10分钟,让人大受震撼

教育要闻

高考选科时候这样做更靠谱!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