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养骨,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吃钙片、喝牛奶”,却忽略了“喝茶”也能帮着养骨头。中医讲究“药食同源”,用常见的食材、药材煮茶,既能日常饮用,又能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来养护骨骼——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久坐族,以及有轻微腰腿疼的人群。今天就由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副主任中药师刘玉红带大家认识4款“养骨茶”,讲清每款茶的药性、养骨原理和适用人群,在家就能轻松煮着喝。
![]()
先懂原理:中医为什么说“喝茶能养骨”?
中医认为,骨骼健康不是“只补骨头”,而是和肝、脾、肾三大脏腑密切相关:
肾主骨: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养骨,肾精充足,骨骼才会坚固;
脾主运化:脾胃能将食物转化为气血津液,为骨骼提供营养,脾虚则营养吸收差,骨骼易“缺养”;
肝主筋:筋能束骨,肝血充足则筋腱有力,能保护骨骼、稳定关节。
而我们推荐的“养骨茶”,正是通过“补肾、健脾、疏肝”的食材搭配,从根源上为骨骼“供能”,且药性温和、不刺激,适合长期饮用,避免了“只补钙不吸收”“吃补品上火”的问题。
4款养骨茶:对症喝才有效
不同人的体质、骨骼问题不同,适合的养骨茶也不一样,以下4款茶分别对应“腰膝酸软”“关节怕冷”“久坐腰僵”“骨质疏松”,快看看你适合哪款:
1.山药枸杞茶:补肾养骨,适合腰膝酸软的人
食材:干山药15g(新鲜山药30g)、宁夏枸杞10g、茯苓10g、少量冰糖(可选,血糖高者不加)
药性解析:
山药:性平、味甘,入脾、肾经,能补脾养胃、益肾固涩,既给骨骼提供营养,又能增强肾脏“养骨”功能;
枸杞:性平、味甘,入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补充肾精,让骨髓更充足,骨骼更坚固;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肾经,能健脾祛湿,避免湿气困脾影响营养吸收,间接帮骨骼“补养”。
养骨原理:通过“补肾+健脾”双管齐下,一方面让肾脏更好地“生髓养骨”,另一方面让脾胃更好地吸收营养,适合中老年人、熬夜后腰膝酸软,或轻微骨质疏松(如偶尔腿抽筋)的人群。
煮制方法:食材洗净,山药切片,和枸杞、茯苓一起放入养生壶,加500ml清水,煮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食材也可吃掉(山药、枸杞能直接嚼食),每天1剂。
![]()
2.生姜红枣陈皮茶:温阳散寒,适合关节怕冷的人
食材:生姜3片(去皮)、红枣5颗(掰开)、陈皮5g、桂圆3颗(去壳,血糖高者减为1颗)
药性解析:
生姜: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能温中止呕、散寒除湿,驱散关节里的“寒气”,缓解受凉后的关节疼;
红枣: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配合生姜温补不伤脾,避免“温阳过度”导致上火;
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化解生姜、桂圆的滋腻感,还能疏通经络,让“温阳之力”更好地到达关节。
养骨原理: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寒气侵入关节会导致气血凝滞、关节疼痛,这款茶通过“温阳散寒+理气通络”,能改善关节怕冷、受凉后腰腿疼(如秋冬膝盖发凉、雨天腰痛加重)的问题,适合体质偏寒、关节怕凉的人群。
煮制方法:红枣掰开(更易出味),和生姜、陈皮、桂圆一起放入锅中,加500ml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晾至温热饮用,每天1剂,避免晚上喝(生姜性温,晚上喝可能影响睡眠)。
![]()
3.葛根杜仲茶:舒筋通络,适合久坐腰僵的人
食材:葛根15g、杜仲10g、山楂5g(干品)、少量蜂蜜(可选,水温低于60℃时加)
药性解析:
葛根:性凉、味甘辛,入脾、胃经,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还能疏通颈肩部经络,缓解久坐后的脖子僵、肩膀酸;
杜仲:性温、味甘,入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是中医里“治腰膝酸痛”的常用食材,尤其适合久坐导致的腰椎压力大、腰背无力;
山楂:性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配合杜仲能疏通腰部气血,减少久坐导致的“气血瘀滞”。
养骨原理:久坐会导致颈肩腰经络不通、肌肉紧张,这款茶通过“疏通经络+补养肝肾”,既能缓解当下的脖子僵、腰发紧,又能通过补肝肾增强骨骼稳定性,适合上班族、司机、打麻将久坐的人群。
煮制方法:葛根切片,和杜仲、山楂一起放入养生壶,加500ml清水,煮20分钟,晾至温热后可加少量蜂蜜调味,代茶饮用,每天1剂,颈椎、腰椎不适时可多喝2天。
![]()
4.黑芝麻核桃茶:补髓健骨,适合有骨质疏松倾向的人
食材:黑芝麻15g(炒熟)、核桃10g(打碎)、黑豆10g(提前泡1小时)、少量红糖(可选)
药性解析:
黑芝麻:性平、味甘,入肝、肾、大肠经,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中医认为“黑芝麻能填精益髓”,髓足则骨坚,是养骨的“佳品”;
核桃:性温、味甘,入肾、肺、大肠经,能补肾温肺、润肠通便,配合黑芝麻增强“补髓养骨”之力,还能缓解骨质疏松常见的“腰背酸痛”;
黑豆:性平、味甘,入脾、肾经,能健脾益肾、利水消肿,富含植物蛋白和钙,既能补养脏腑,又能直接为骨骼补充“钙营养”。
养骨原理:这款茶是“以形补形、以髓补髓”的经典搭配,黑芝麻、核桃、黑豆都是“补髓”的食材,能直接滋养骨髓,增强骨骼密度,适合50岁以上、有骨质疏松倾向(如身高变矮、偶尔腰背疼),或需要预防骨质疏松的人群。
煮制方法:黑豆提前泡1小时,和炒熟的黑芝麻、打碎的核桃一起放入豆浆机或破壁机,加500ml清水,打成糊状(或煮30分钟至黑豆软烂),可加少量红糖调味,每天早上喝1次,当作早餐的一部分。
![]()
喝养骨茶的3个注意事项:别踩“无效”或“伤身”的坑
1.别“千人一方”:根据体质选茶,避免喝错上火
体质偏热(易上火、口干舌燥)的人,少喝生姜红枣茶、黑芝麻核桃茶(偏温),可多喝葛根杜仲茶(葛根偏凉);
体质偏寒(怕冷、手脚凉)的人,少喝葛根杜仲茶,可多喝生姜红枣茶、黑芝麻核桃茶;
血糖高的人,所有茶都别加糖,黑芝麻核桃茶里的红糖、生姜红枣茶里的桂圆要减量。
2.别“依赖喝茶”:养骨茶是“辅助”,不能替代治疗
养骨茶适合“日常养护”或“轻微不适调理”,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的骨病症状(如膝盖疼到影响走路、腰痛伴随腿麻、确诊骨质疏松),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不能只靠喝茶缓解,避免延误病情。
3.别“过量饮用”:每天1剂即可,避免伤脾胃
任何食材过量都可能伤身体:生姜喝多了易上火,黑芝麻、核桃吃多了易腹胀,葛根喝多了可能导致腹泻。建议每天喝1剂,坚持1-2周后可停3-5天,让身体有适应期,避免长期连续饮用导致脾胃负担。
刘主任强调:养骨不是“突击补”,而是“日常养”。每天喝一杯适合自己的养骨茶,配合正确的坐姿、适量的锻炼,就能让骨骼慢慢变坚固,远离腰腿疼的困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