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又开始“打太极”了,这次是为了给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擦屁股。
事情大概是这样:11月18号,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又把那句老话拿出来说了一遍——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还是按照《中日联合声明》来,理解、尊重中方对台湾的立场,说方针没变化。
听着是不是挺耳熟?话不新,场合不一样。
![]()
可当记者继续追问:那你能不能具体讲讲,日本到底还在遵守《中日联合声明》里的哪一句?茂木立刻变得很“灵活”,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绕开了。
至于外界最关心的点——日本要不要收回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茂木的回答还是一套说辞:他说高市的表态不算是“国家存亡危机事态”,而且和日本政府以往看法“是一致的”。意思就是,没觉得她说错,更没打算道歉或撤回。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有不少人也开始担心了。很多政界人士都在说,现在中日关系气氛越来越紧,如果中方再出更强硬的反制措施,日本经济可能会被狠狠敲一下,特别是贸易、供应链这些领域,一受影响就是一大片。
中国这边的态度就很明确了。
![]()
在18号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直接点名:现在中日关系搞成这样,根子不在中方,而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说了错误的涉台言论,这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也和中日之间几份重要政治文件的精神对着干,动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中方的态度很清楚: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是绝对不可能退让的。要求日方立刻收回错误言论,好好反省,态度转过来,给中国人民一个清楚的交代。
说到这儿,咱们就该好好聊聊,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
先讲明白一点:日本这次是真想两头都讨好,结果反而两边都不好看。
一方面,茂木嘴上说“尊重、理解中方立场”,还搬出了《中日联合声明》这种政治基础,看着像是给中方一个“安抚”。但另一方面,日本最高层又有人跳出来,拿台湾问题说事,而且用的是非常有挑衅意味的表述。
你嘴上说着要遵守联合声明,行动上却在往敏感地带踩,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更尴尬的是,当记者直接问——你具体还在遵守联合声明里的哪一句?茂木却不敢说。因为一旦把话说死了,那高市早苗的表态就很难圆,也很难继续在涉台问题上搞小动作。
这就是现在日本对华态度最大的矛盾:想捞好处,又不想担后果。
既想借台湾话题,给美国一点“忠心表现”,顺带在国内搞一点政治动员;又不敢真的把和中国的关系彻底搞崩,因为日本太清楚,自己经济现在是什么状态,哪根绳子能动、哪根绳子动不得。
你要说高市早苗是“个人发言”吗?现在问题来了——她可是首相,她不是一个普通议员!
首相说的话,能当普通人随口聊天对待?当然不行!
茂木又偏偏说,她的看法跟政府一贯立场“是一致的”。这话一出来,日本等于承认:不是“个人失言”,而是“系统性表态”。那中方要是还装作没听见,那才是问题。
所以你看,中方这次的回应一点都不绕弯子,直接指明问题:
第一,这不是技术分歧,是政治原则问题。 第二,不是简单外交风波,是动到了“一个中国”这个红线。 第三,中国的立场不会因为谁在台上说两句就变,对核心利益问题,没得商量。
日本一些人可能还抱有幻想,以为搞点“擦边球”,说得暧昧一点,既能讨好美国,又不至于跟中国彻底闹僵。结果怎么样?中国这边一句“必须收回错误言论”“改弦更张”,把线画得非常清楚——想装糊涂,没门。
这里要说一句不好听但实在的话:日本现在在对华问题上,政治上有点“骑墙骑上瘾”了。
需要中国市场的时候,说“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不是威胁”; 跟着美国一喊“印太安全”“地区局势紧张”的时候,又开始拿台湾说事,搞各种安全概念,把气氛往紧里拧。
看着像是“高难度平衡术”,其实是天天在拿关系做消耗。
更现实一点讲,中日之间那点真金白银的利益,可不是嘴上说几句狠话就能替代的。
你看数据就知道,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日本车企、电子企业、化工、机械,哪一个不深度绑定中国市场?供应链一断,受伤最重的是谁?根本轮不到那些打嘴仗的人,先倒下的往往是工厂、公司,还有背后上班的普通人。
日本国内不是没人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有人说,如果中国进一步反制,日本经济会受到重击。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现实考量。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中国是不是“太强硬了”?要不要“忍一忍”?坦白讲,真不能这么看问题。
台湾问题是什么?在中国这边,是核心中的核心,是底线中的底线。中日之间所有政治文件的框架,都是建立在“一个中国原则”之上,这个基础要是被掏空了,别的什么“合作”“友好”“互信”,全是空话。
你一边说我还在遵守联合声明,一边又让首相往这条线的对面走,还不愿意道歉、收回,这就不是“立场不同”了,这是玩火。
而且有一点要讲清楚:中方这次说“捍卫国际正义”,不是一句客套话。
现在全球多数国家,在台湾问题上认的都是一个中国原则,这是联合国确立的大方向,是国际共识。高市早苗那样的言论,实际上是在挑战既定框架,这种带节奏的动作,对地区来说根本不是“稳定剂”,而是搅局。
你看,一出事,日本这边有人担心经济冲击,中方这边强调原则底线,媒体、舆论各有各的解读。但别忘了,真正被卷进风险里的,是这一整个地区的人。
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有人冷静下来讲明白几件事:
第一,原则问题不能拿来做政治表演。 一个中国原则这件事,不是拿来抖机灵、刷存在感的,更不是谁上台就能随便改动的。这不是你一句“表达关切”、一段“安全论述”,就能洗过去的。
第二,经贸和民生,不该为一些人的“政治表态”买单。 中日之间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在经贸、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上堆起来一点互信,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就可能把气氛全点燃,这对普通人公平吗?
第三,真正想让地区稳定下来,靠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能守住底线。
日本如果真还把《中日联合声明》放在心上,那就不要在关键问题上玩文字游戏。你既然说“没有变”,那就用行动证明:尊重就是真尊重,而不是嘴上说“理解”,手上却不断试探红线。
从中国这边来说,该讲明白的已经讲明白了:态度不会变,立场不会软,反制该有就有,但目标也是让问题被正视、让对方别再往错的方向走,而不是刻意把事情搞大、搞僵。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最真实的感受就是:不想天天被这种政治拉扯裹挟。
大家想要的是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邻里关系,是可预期的环境,是企业不用天天担心某一句话、某一场风波,就让订单飞了、合作黄了。
所以,中日之间的问题,归根到底一句话:有矛盾可以谈,有分歧可以摆在桌上,但有些底线,不能碰;有些话,不能乱说;有些风险,不能拿整个地区的未来去赌。
最后留一句话当结尾:
玩火的,别总以为自己能全身而退;尊重底线的,才是真正对自己国家负责,对地区负责。中日这道题,将来怎么写在历史课本上,现在每一个动作,都是答案的一部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