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克特·巴凯塔耶夫-吉尔吉斯斯坦著名政治学者
![]()
“中亚五国 + 美国”峰会的召开,在地区内外引发了不小的反响。不是因为中亚不该与美国对话——恰恰相反,在当今世界,向强权敞开耳目是理性选择。但令人忧虑的是,我们是否过于急切地投身远方盟友的怀抱,而忽略了那些在我们最艰难时刻从未离去的邻里之交?
现实胜于雄辩
数据从不说谎。哈萨克斯坦与美国的贸易额约为40亿美元,而与中国则高达440亿美元,差距悬殊。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这种不对称更加明显。而倘若再看看俄罗斯数十年来在中亚的投资与合作,就会明白:欧亚大陆的经济与文化纽带早已盘根错节,岂能因一次峰会而忽略?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耐心与时间,是最强大的战士。”
中亚的外交战略,不应建立在短暂的激动之上,而应扎根于长期的沉稳与审慎。
“库姆托尔”启示录:当信任换来不平等
历史留下了清晰的警示。当年吉尔吉斯斯坦与加拿大合作开发“库姆托尔”金矿,初始约定是吉方持股70%,加方30%。若干年后,数字却完全反转。萨德尔·扎帕罗夫总统不得不将这一战略资源企业收归国有,以挽回国家利益。
西方浮华的“合作”话术背后,往往藏着冷峻的利益算盘。
老子有言:“欲速则不达。”
中国与俄罗斯:不仅为近邻,更是命运与共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吉尔吉斯斯坦经济跌入谷底,是中国伸出了援手。那时我们的“倒爷”们无需签证,便可往返乌鲁木齐、广州、深圳,带回商品、食物、衣物——这些看似平凡的物资,正是那个年代许多家庭的生命线。而俄罗斯,不仅在经济上是合作方,更是文化、教育和劳务层面的伙伴。数以百万计的中亚移民在俄罗斯辛勤劳作,养活了背后的无数个家庭。
吉尔吉斯有句谚语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美国,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中国与俄罗斯,则是唇齿相依的近邻。吉尔吉斯斯坦与中俄的关系,不只是地理上的接壤,更是历史、文化与命运的交织。
特朗普与“一日之交”的幻象
特朗普总统以果敢著称。他像古代战将那样,“来了,见面了,就宣布我们赢了”。但中亚并非可轻取之地。这里的合作,讲究的是耐心、尊重与文化的共鸣。
“真正的友情,经得起时间的锤炼,而非一时的掌声。”——陀思妥耶夫斯基
若华盛顿真心希望在这片土地上获得信任,那将是一场漫长的跋涉——不仅需要数年,更需数十载的坚持、谦逊与诚意。
多元并非背叛,而是成熟的智慧
今天的中亚选择的是多元外交。这不是立场不坚定,而是理性国家所展现出的成熟姿态。然而,任何一个新方向,都必须先经过既有盟约的审视——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联盟,这些平台构成了我们区域安全与合作的基本框架。
就像光穿过棱镜,每一束希望的光线,都需折射、对焦,方能精准照亮目标。
孔子说得好:“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我们领导者的谨慎,不是怯懦,而是对复杂地缘政治的深刻理解与从容掌控。
中亚:不是大国的棋子,而是有意志的棋手
我们不是棋盘上的棋子,而是能自主布局的玩家。我们不会忘记,在最孤立、最艰难的日子里,是谁曾默默守候在我们身边。我们欢迎新的伙伴,但不会以牺牲旧友为代价。
“忘记过去的人,终将失去未来。”——尼古拉·别尔嘉耶夫
愿我们的外交如水,坚如冰时能抵挡寒冷,流动时可滋养万物,升腾时也能飘然于天。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无尽的循环中,我们的人民不应被冻伤,不应被吞没,更不该悄然蒸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