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及“十五五”规划建议后,作为一名基层儿保科医生,两份文件中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部署,让我既明晰了工作方向,又深刻感受到服务县域儿童健康的重大责任。结合咱们当地儿童保健实际和1年来我在儿保科工作情况,我简单谈4点学习感悟。
一、坚守“人民至上”,筑牢儿童健康基础防线。全会强调发展需坚持人民至上,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咱们县不少家庭对儿童发育筛查重视不足,尤其农村家庭,留守儿童更是面临照护和健康管理缺位问题。比如,近期医院围绕省残联(2025)12号文件精神,对全县幼儿园、小学在校特殊学生进行摸排,共计排查出问题儿童36名(已享受政策补助除外)。所以,今后儿保科将重点优化0-6岁儿童健康管理流程,对早产儿、体弱儿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跟踪生长发育全周期。同时定期联合学校,围绕儿童疫苗接种、健康科普等热点问题宣教,把健康服务送到家长身边,让政策暖意直达基层家庭。
二、紧扣“高质量发展”,提升科室专业服务能力。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这要求基层儿保服务跳出传统模式。当前儿童心理问题、发育行为异常等需求日益增长,除平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筛查技术,我将主动提升科室专业服务能力,利用儿童早期发展系统,一方面推进孤独症筛查、儿童心理评估等技术;另一方面响应规划建议中中西医结合的要求,联合中医科推出儿童脾胃调理、体质改善等特色中药贴敷服务,让科室服务从基础体检向“防治康管”延伸。
三、借力“数智化建设”,破解基层服务效率难题。规划为工作痛点提供了方向。目前,科室数智化应用已有1年,总划建议提出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这为解决基层儿保的体会是:健康档案查询便捷,随访效率提升。最显著的就是实现了儿童健康档案电子化,生长数据动态追踪,方便家长和医生随时查看。同时以3个预防接种群为纽带,群内医护人员及时解答家长育儿困惑,打破时空限制,让城乡儿童都能便捷享受优质保健指导。
四、深化“协同联动”,织密县域儿保服务网络。针对县域医疗资源分散的问题,主动搭建协作体系。对内与儿科、内科和妇科等科室建立健康衔接机制,实现适龄儿童群众疫苗的接种推介,如流感疫苗、手足口疫苗、九价HPV疫苗等;对外依托县域医共体,和乡镇卫生院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定期下乡指导基层医生提升儿童保健能力。此外,与上级医院保持技术协作,定期开展巡回义诊帮扶活动。持续深化家-医-校协作联动,共同关注儿童健康成长,形成筛查、评估、监测、转诊、干预全链条服务,
此次学习让我备受鼓舞。今后我会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用专业医术和责任担当做好每一项工作,助力县域儿童的成长之路,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基层儿保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