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宝山区高境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一居一品”项目为引擎,启动一批“社区微更新”改造,聚焦民生“关键小事”,推动公共空间焕新与居民自治能力双提升。通过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形成了“以点带面、品牌辐射”的良性循环,让沉睡的社区资源重新“活”起来。经过前期申报、实地调研等流程,一批微更新项目已在各个社区落地生花。
今天,一起走进高境一村二居和逸仙一村二居,感受“一品”一特色、“一居”一风景的家园焕新。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高境一村二居:“常青藤议事亭”
小亭子大作为,议出社区新气象
高境一村二居居委会门前的小广场已成为社区最聚人气的“暖心会客厅”。居民区将“常青驿站”这一社区品牌从室内延伸至室外,打造出一个居民茶余饭后聊天、议事的温馨角落,让方寸之地成为社区治理的“活力源泉”。这个改造,要从居民们长期需求说起。
从“无处议事”到“亭下协商”
小空间实现大作为
“以前想找个地方商量事,要么在居委会会议室,感觉太正式;要么站在路边说,又影响通行。”居民区书记坦言曾经的难题。去年年底,党总支在征集居民意见时,大家普遍反映缺少一个既能休闲、又能议事的公共空间。
![]()
![]()
微更新前后对比
社区微更新,难在凝聚共识。面对多元诉求,居民区党总支牵头物业、业委会,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和居民座谈,最终决定对居委会门口的小广场增加一个有顶棚、有座椅的“议事驿站”。设计方案几易其稿,充分吸纳了居民建议,也为“常青驿站”的品牌理念提供了落地生根的土壤。
![]()
![]()
以“常青”精神为核心
银发志愿焕发新活力
议事亭的活力,离不开一支热心队伍——“常青驿站”志愿者团队。他们不仅是驿站日常秩序的维护者,更是社区故事的收集者和传播者。团队成员由小区里的退休教师、热心阿姨、年轻党员等组成,轮流值班,确保长廊整洁有序,并适时引导讨论、记录居民的好建议。议事亭刚一建成就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老旧电梯更新的讨论就在这里进行。二十多位居民坐在议事亭里,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形成了让各方都满意的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方案。“在这里说话不拘束,就像邻里聊天一样,很多难题反而好解决了。”居民李阿姨深有感触地说。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亭、大事共商议”。
![]()
![]()
“常青驿站”志愿者团队
![]()
从“议事亭”到“常青花箱”
睦邻纽带悄然生长
与此同时,议事亭的“常青花箱”项目也在悄悄改变着社区。这些由“常青驿站”志愿者亲手打造并维护的花箱,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了连接邻里的纽带。退休教师张阿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认领了两个花箱,每天浇水、除草,邻居们路过都会停下来聊几句。以前不认识的邻居,现在都成了花友。”
![]()
![]()
![]()

逸仙一村二居:
一扇门一面墙,绘出治理新画卷
逸仙一村二居则着力打造 “心享花韵,逸境生活” 的绿色社区品牌,从“门”和“墙”的改造入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径,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便民门”打通心路
逸仙一村二居的变化始于今年年初新开设的西侧小门。这扇门不仅有效缓解了早晚高峰的交通压力,也为孩子们上下学之路增添了一份安心,门通了,路顺了,邻里的心也更近了。
![]()
![]()
“主题墙”凝聚共识
随着便民门的开通,旁边单调的旧墙改造提上日程。居民区趁热打铁,组织居民一起商议墙绘方案。大家各抒己见,纷纷贡献“金点子”,最终决定以“心享花韵、逸境生活”这一社区品牌为主题,在墙面上展现社区的日常生活。绘画当天,专业志愿者和居民一起拿起画笔,在专业指导下分工协作。调色、勾线、填色……每一笔都凝聚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担当。原本单调的墙体,渐渐化为一幅充满生机的“花韵画卷”。
通过“居民提议—多方论证—共同决策”的民主流程,这次微更新成为社区快速响应民需的生动实践。从“开门”到“绘墙”的完整过程,居民们切身体会到“我的社区我做主”的成就感,形成了“小事居民办、大事实商量、难事共解决”的良性治理循环。
![]()
![]()
改造前后对比
![]()
![]()
一个议事亭,既能遮阳避雨,更能汇聚民心,承载着一个名为“常青”的品牌精神;一扇便民门,既便利日常出行,更打开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心门”。此番社区微更新,不仅收获了环境面貌一新的“金果子”,更结出了丰硕的“民主果”。它让 “一居一品” 从理念落地为独特的社区标识,更让“共建共治共享”从理念愿景变成了居民触手可及的现实。
上观号作者:上海宝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