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进一步规范林区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防范交叉污染风险,近期,林区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学校食堂色标管理工作。截至目前,辖区内24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已实现色标管理全覆盖,为师生饮食安全增设了一道可视化的防护屏障。……(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为进一步规范林区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防范交叉污染风险,近期,林区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学校食堂色标管理工作。截至目前,辖区内24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已实现色标管理全覆盖,为师生饮食安全增设了一道可视化的防护屏障。
一、精准定标,锚定林区实际,让“四色规则”成为食安硬标准。
结合林区学校食堂的规模及操作流程等实际状况,制定《林区学校食堂“色标管理”工作指引》,明确“红、蓝、黄、绿”四色分类规则:红色标识生肉类等高危食品区域及工具(如切生肉的砧板),蓝色对应水产类(如鱼类),黄色用于禽蛋的加工区域及容器,绿色标识直接入口食品(如主食)和待加工的蔬菜、水果等食材存放区。通过“颜色编码与区域划分”,实现“分区明确、责任到人”,从源头上规避交叉污染。
二、全程赋能,从培训到实操,让“色标习惯”落地食堂日常。
组织专题培训,覆盖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及食堂从业人员200余人次。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与现场演示”模式,重点阐释色标管理逻辑及操作要点,如“红色砧板仅限切生肉”“绿色容器专用于直接入口食品”,并安排执法人员下沉学校,提供一对一指导,解决色标张贴及使用错误等问题。某食堂厨师长表示:“此前偶有混淆生熟工具,现依据颜色即可明确选用,较记忆制度更为便捷。”
三、闭环督查,严查重改发力,让“落地成效”转化为长效机制 。
林区将色标管理纳入学校食堂日常监管及专项检查,实施“全覆盖、零遗漏”核查。执法人员重点查验“色标是否规范张贴、工具是否按色分类、操作是否符合要求”,对发现的“色标脱落未补”“绿色容器盛装肉类”等8项问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跟踪复查整改率达100%。同时,推动学校建立“每日自查+每周互查”制度,使色标管理由“被动执行”转为“主动实施”。
四、成效彰显,师生家长安心,让“可视化管理”筑牢信任根基。
实施色标管理后,林区学校食堂的操作流程更为清晰,师生及家长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某中心小学家长王女士表示:“参观食堂时,观察到各类颜色标识,显示食品安全分类细致,家长安心感增强。”
下一步,林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色标管理,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并整合“互联网+监管+AI”技术,通过视频监控抽查色标使用情况,确保全覆盖成果长效维持,持续保障林区师生饮食安全。
日期:2025-11-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