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港股上市公司并购A股公司再添重磅案例。
11月17日晚间,创业慧康(300451.SZ)披露股东权益变动,杭州更好智投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杭州更好”)将通过股份受让、表决权委托、提名董事等方式,成为创业慧康的控股股东,创业慧康仍处于无实控人状态。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杭州更好的背后是港股上市公司华检医疗(01931.HK)。而耗资5亿元拿下创业慧康控股权,华检医疗意在借助创业慧康近30年的行业积淀与前瞻性的AI布局,落地AI医疗战略。
另一方面,华检医疗的收购也面临多重风险。继2024年业绩转亏之后,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慧康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同比下降2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亏损1.22亿元,同比下降331.69%。近两年,创业慧康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96亿元。
创业慧康表示,尽管新一代产品HI-HIS业务拓展取得积极进展,但其仍处于业务磨合阶段,叠加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及资产减值准备等支出处于较高水平,共同对公司报告期内的收入及利润带来显著压力。
华检医疗三步控股创业慧康
创业慧康本次易主将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创业慧康原第一大股东葛航将其所持上市公司9652.51万股股份转让给杭州更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23%。本次交易中,创业慧康每股作价5.18元,交易总金额为5亿元。
第二步,杭州更好分别与葛航、锦福源(海南)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公司股东锦福源长弓五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以下简称“锦福源”,创业慧康第三大股东)签署《表决权委托暨一致行动协议》。葛航、锦福源分别将所持全部创业慧康1.56亿股(含上述协议转让对应的9652.51万股股份)、4000万股对应的全部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更好行使,分别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06%、2.58%。
本次权益变动前,杭州更好不持有创业慧康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杭州更好持有上市公司9652.51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23%;受托行使公司9925.52万股股份的表决权,占公司总股本的6.41%,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96亿股股份的表决权,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2.64%。
本次协议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后,杭州更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杭州更好将与创业慧康商议择机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事项。
第三步,上述协议转让过户后,杭州更好拟向创业慧康推荐四名非独立董事、两名独立董事人选。
无论创业慧康是否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事项,若杭州更好提名的上述董事全部当选且占上市公司董事会席位的半数以上,将导致创业慧康的控制权变更,杭州更好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杭州更好是成立于2025年11月的投资持股平台,其上层控股股东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华检医疗。华检医疗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因此杭州更好无实际控制人。即便杭州更好拿下创业慧康控股权,创业慧康仍将继续处于无实控人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股权转让中,葛航所持创业慧康股份中,有1.56亿股处于质押状态,质押率达到100%,且有1.21亿股被司法冻结,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77.96%。
根据《股份转让协议》,各方将申请办理相应股份解除司法冻结及质押手续,及将对应的应质押股份质押至杭州更好名下。葛航应确保杭州更好所获得的表决权委托的稳定性。
新业务磨合期业绩亏损加重
“H吃A”,华检医疗看中了创业慧康什么?
作为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创业慧康依托覆盖全行业各场景自主研发的300余项产品,已累计实施近2万个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为30万基层医生提供工作平台,积累1亿多份电子病历和约3亿份居民健康档案。
而华检医疗主营业务为IVD(体外诊断)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在华检医疗看来,本次收购创业慧康控制权,是其深刻把握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前瞻布局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在全球AI+医疗市场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华检医疗认为创业慧康有着近30年的行业积淀与前瞻性的AI布局,使其成为华检医疗落地AI医疗战略不可多得的稀缺基石与理想载体。二者的结合,旨在共同打造中国自主、全球领先的AI医疗新范式。
另一方面,基于创业慧康的业绩表现,华检医疗的收购也面临多重风险。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归母净利润达4.13亿元,突破新高之后,2022年以来创业慧康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2022年至2024年,创业慧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27亿元、16.16亿元、14.23亿元,同比变动-19.58%、5.81%、-11.96%;归母净利润4262.73万元、3668.85万元、-1.74亿元,同比下降89.68%、13.93%、572.96%;扣非净利润4686.36万元、3399.54万元、-1.92亿元,同比下降87.9%、27.46%、664.96%。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慧康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同比下降26.26%;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22亿元、1.42亿元,同比下降331.69%、382.12%,亏损面仍在扩大。至此,近两年,创业慧康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96亿元。
创业慧康坦言,尽管新一代产品HI-HIS业务拓展取得积极进展,但报告期内公司也面临一定经营压力:部分客户需求释放延后,招投标节点相应推迟,加之若干项目验收确认进度不及预期,导致收入出现收缩。同时,新产品HI-HIS仍处于业务磨合阶段,叠加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及资产减值准备等支出处于较高水平,共同对公司报告期内的收入及利润带来显著压力。
截至2025年9月末,创业慧康累计获取千万级订单24个,订单数量同比增长20%,金额同比增长 7%;公司已成功完成16个HI-HIS项目上线,其中三级医院占比75%。
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慧康的研发费用为2.24亿元,同比增长20.54%。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分别达到1612.02万元、1.07亿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