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油区发现火情,一架无人机迅速升空,快速飞抵目标上空,精准投下灭火弹——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油区护卫管理中心胜北油区护卫部日常演练中的真实一幕。在全国消防日来临之际,这场演练展现了基层护卫队伍如何用“小创新”撬动“大安全”。
![]()
11月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119无人机投弹灭火演练”在胜北油区展开。没有浓烟滚滚的大场面,有的只是对“初期火情”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打击。中心党委书记史峰、安全总监赵金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观摩。
![]()
“起飞!”指令下达,无人机挂载着特制的灭火弹腾空而起,直扑模拟火点。到达目标上空后,灭火弹被精准投下,瞬间将“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整个过程迅速、果断,展现了科技赋能下的应急处置新效率。
![]()
精准一击的背后,是护卫队员们的“硬核”小发明。 演练的核心装备——无人机光敏电阻抛投器,正是胜北油区护卫部员工自主攻关的“小改小革”成果。
![]()
“它的原理其实很巧妙,核心就在于光敏电阻——‘光照越强,电阻越小’。”研发人员介绍,当无人机飞抵火场上空,火光导致电阻骤降,触发开关瞬间导通,抛投机构随即动作,完成精准投弹。这个发明实现了 “易拆装、好遥控、投弹准” 的目标,让无人机不仅是“千里眼”,更成了“实干家”。
![]()
中心党委书记史峰对这项基层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这充分体现了护卫队员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拼劲,是“工匠精神”和“价值创造”在巡护一线的生动体现。
![]()
演练的背后,更是对护卫工作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史峰传达了集团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领导在中心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为基层一线“抢占智巡新赛道”指明了方向:
在深化应用上“闯新路”
抓住打造智能巡检示范厂(区)的机遇,把创新成果融入、集成到立体防控体系中。大胆探索、深度融合,在巡检模式的智能化、预警的精准化、处置的高效化上,多出一些“胜北经验”。
在创新培育上“育沃土”
把这种创新发展的好机制、好氛围保持下去。鼓励更多小改小革,让创新的火花竞相迸发。要做好激励保障,让肯钻研、能攻关、出成果的同志,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创新成为胜北最鲜明的标签。
在人才建设上“筑高地”
继续深化“三个最强”练兵,多培养既懂业务、又精通数智的复合型人才。通过项目实战、师徒结对、对外交流等方式,加快技术骨干培养,为我们的护卫事业薪火相传打好人才基础。
![]()
一枚灭火弹的投下,看似微小,却是一个缩影。它映射出的是:
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胜北护卫正坚定地“向科技要战斗力”,通过数智赋能,将传统人防、物防升级为科技智防。
基层智慧的强大能量:真正的创新往往源于一线对实际困难的深刻理解。这枚“土生土长”的抛投器,比许多华而不实的方案更管用、更接地气。
未来油区安全的新范式:它预示着,未来的油区安全保障,将是“人机协同、精准高效”的智能化模式,能以最小成本、最快速度化解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