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侗寨的吴阿婆,最近出门再也不用愁,家门口新装的不锈钢扶手,牢牢托着她的手,顺着台阶慢慢走,“以前怕摔,不敢出门,现在扶着这个,能去鼓楼边晒太阳咯!” 这是黔东南州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启动一个月来,老人们身边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眼下,这项行动正忙着“摸准需求”:民政干部和服务队员翻山爬坡,挨家挨户做评估。有的村寨藏在山坳里,队员就背着需求评估台账走小路;有的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就找本地村干部当 “翻译”,一笔笔记下老人的难处:哪家的台阶太陡,得修水泥坡道;哪家的电线老跳闸,要赶紧改线路;哪家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康复帮助…… 一个月下来,全州已经为上千户老人建了 “需求台账”,每一份都记着老人的 “急难愁盼”。
![]()
虽然项目刚起步,但不少家庭已迎来“安全改造”:家住台江县的吴爷爷因腿疾行动不便,以前家门口的土坡让他 “出不了门”,队员们运来水泥,顺着坡势修了平缓的坡道,现在轮椅能顺畅推到院坝;施秉县龙奶奶家的电线用了十几年,早已老化严重,队员们换成新线路,还把发黑的墙面刷得雪白,“屋里亮堂了,心里也舒服!” 截至目前,不锈钢扶手、水泥坡道、线路改造、墙面粉刷这些施工类项目,已在 200 多户老人家里落地,每一处改造都盯着 “安全” 和 “方便” 两个字。
上门服务也跟着暖到心里。队员们不光帮失能老人做康复护理,给偏瘫老人活动胳膊腿,帮老人测血压、普及健康知识;还帮老人“搭把手” 干日常活:帮独居的吴爷爷摘院坝里的玉米,免得他爬梯子冒险;帮赵阿婆打扫火塘边的卫生,把柴禾码得整整齐齐。有老人笑着说:“这些娃娃像自家晚辈一样,不光做事,还陪我唠嗑,心里再也不孤单了。”
![]()
截止目前,黔东南州16 个县(市)已全面启动入户需求评估,已累计完成1937 户家庭床位建设评估工作;已累计完成签约4539 人、开展居家上门服务7000余次。这项才满月的黔东南州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还在慢慢“长大”。
作为黔东南州项目服务提供方,北京孝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咱们的工作人员会照着之前的评估情况,帮更多老人家里把养老床位改造这件事办稳妥;上门服务也会更细致,除了康复护理、助农帮工、居家保洁等,还会开展更多符合当地民族特色的活动,满足老人精神需求。在黔东南州的苗乡侗寨,这份‘养老不离家’的温暖,正跟着吊脚楼的炊烟、鼓楼的歌声,一点点走进更多老人的生活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