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清晨,一则视频在宝安“暖城计划”项目微信群中刷屏:湖北洪湖籍走失人员付某与家人相拥而泣的画面,为这场跨越十四年的寻亲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
时间回溯至2021年9月,“暖城计划”项目志愿者在外展服务过程中,发现了在宝安区沙井街道西站周边露宿街头的付某,为其及时送上救助物资并尝试沟通,但付某却因心理戒备始终不愿开口。面对他的沉默与戒备,志愿者没有放弃,而是每隔2个月定期去探望付某,用持续的关怀慢慢打开了付某的心扉。在交流中,志愿者了解到,付某因早年头部受伤、颅内曾植入钢管,导致记忆严重受损,无法回忆起身世与家乡。平日他靠拾荒和打零工维生,居无定所,行踪不定,这为寻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
为破解这一困局,“暖城计划”项目负责人迅速联合“让爱回家”公益组织及东塘社区,组建专项寻亲队伍,启动了一场温情的“寻亲接力”。时隔2个月,通过公安系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付某的身份终于得到确认——湖北洪湖人。
“暖城计划”项目负责人立即联动“让爱回家”洪湖志愿团队开展属地寻亲,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付某的家人很快被找到。家人悲痛地表示,付某因旧伤失忆,于十四年前从洪湖家中走失,曾多方寻找并报警,却始终音讯全无。正当开心地准备帮助付某与家人团圆时,付某却像“人间蒸发”再次消失。在此期间,“暖城计划”项目团队在外展救助中持续留意其行踪,却找寻无果,寻亲工作一度陷入了停滞状态。
转机出现在今年11月11日上午,在宝安区沙井街道西环路与新沙路交汇处开展外展服务活动时,志愿者陈慈燕远远认出那道熟悉的身影,正是消失已久的付某。她迅速组织队员上前关怀,并第一时间重启沉寂多年的寻亲帮扶群。群内瞬间沸腾,家人激动地嘱托道:“一定守住他,我们马上赶来!”当天,家属乘高铁疾驰而来。为了让此次团圆顺利,“暖城计划”、“让爱回家”志愿者,联合东塘社区工作人员、沙井派出所民警共同组成临时护航小组,为这场迟来的归途筑起一道温暖防线。在多方力量的见证下,付某与亲人紧紧相拥而泣,当晚,付某随家人乘高铁返乡接受治疗。
从街头发现到技术协查,从跨省联动到警民协力,付某的归途,映射出民间组织与社会力量在弱势群体救助中日益紧密的协作机制。这场跨越14年的寻亲之旅,不仅体现了“暖城计划”项目的无私付出,更彰显了社会力量在弱势群体帮扶中的关键作用。正如寻亲群内传递的爱心与庆祝符号,每一个“团圆”背后,都是无数善意的汇聚与坚持。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罗明 通讯员 阚绪伟 向江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