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市面上的小卡产品,用户总有一肚子无奈:
想多赚钱,就得拼命拉货,可车子拉多了就跑不动。一天从早忙到晚,收益却不见涨。难道“多拉”和“快跑”注定是一道单选题吗?
这份来自真实卡友的纠结,恰是比亚迪研发小卡产品的出发点。在2025武汉国际商用车展上,比亚迪正式推出轿卡T4,正是为了回应这样的用车困境。
“我们认为,小卡首先要融入轿车化的基因,把乘用车领域成熟的好技术、好配置真正用到卡车上,带来超越期待的价值体验。同时,它还必须能做到‘多拉快跑’,承载性能好,能经得起全球不同市场的严苛考验。”比亚迪商用车研究院产品总监李桥这样阐述产品的设计理念。
而这一切体验升级与性能保障离不开一项核心支撑——比亚迪全自研的三电技术。
![]()
构筑技术护城河:比亚迪三电自研的进化历程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这八个字不仅高悬于比亚迪的研发体系中,更深深烙印在其每一步的技术路线图中。
自创立之初,比亚迪便坚定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三十余年的持续深耕,使其成为国内少数完整掌握“三电一芯”核心技术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凝聚于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核心环节。
其中,电池作为整车平台的能量基石,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续航、安全、补能效率及综合成本。对于以电池技术为立身之本的比亚迪而言,这无疑是必须持续巩固的核心疆域。
其实,早在布局新能源汽车初期,比亚迪便将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作为关键突破口,逐步攻克动力电池系统在安全、寿命与功率等方面的核心瓶颈,为整车制造奠定扎实基础。
2020年,比亚迪进一步推出“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大幅提升磷酸铁锂体系的体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有效缓解了市场对续航与安全的两大焦虑。
技术的脚步并未停歇。为了持续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2024年比亚迪成功完成60Ah全固态电池的中试验证,其能量密度跃升至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突破800Wh/L,达到液态电池的2倍以上。
这不仅是材料的跨越,更是指向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高地的关键所在。
在电池之外,比亚迪在电机与电控领域的布局同样深远。早在2004年,比亚迪便在ET纯电动概念车中首次展示了轮边电机技术;2008年,F3DM的发布则正式拉开其DM混动技术的序幕。
电控系统方面,比亚迪于2009年推出第一代车规级IGBT芯片,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此后持续迭代,2018年发布“IGBT 4.0”,2021年推出“IGBT 5.0”,逐步实现从追赶到领先的技术跨越。
系统化整合,e平台将三电技术由“点”串成“面”
如果说在电池、电机、电控各领域的深度自研是比亚迪技术的“点”,那么强大的系统化整合能力则是将这些点串联成“面”,最终构成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比亚迪的e平台,便是这种系统化整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从2010年起步,e平台已经历了从1.0到3.0的进化,并在2025年迎来了划时代的“超级e平台”,每一步都标志着比亚迪系统整合能力的跃升。
2010年,当大多数车企对电动化尚在观望时,比亚迪便推出了新能源造车专属平台e平台1.0。
这一代平台最重要的突破在于实现了三电关键部件的平台化,在高电压架构、双向逆变充放电、驱动电机控制器、高转速大功率电机等单个零部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16年,e平台进入2.0时代,比亚迪也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33111”概念。
这一概念代表了比亚迪在系统集成上的重大突破:第一个“3”指驱动三合一(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第二个“3”指高压三合一(DC-DC、车载充电器、高压配电箱);
三个“1”分别指:1块高度集成的PCB板(整合了智能钥匙、蓝牙模块、胎压监测等一系列功能控制器)、1块智慧的屏幕(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以及1块高性能安全电池。
“33111”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使比亚迪实现了从零部件到系统总成的跨越,为后续更高级别的集成铺平了道路。
2021年e平台3.0正式登场,成为专属的纯电造车平台,比亚迪也完成了从单一技术突破到整体架构创新的跨越。
e平台3.0最突出的技术优势之一是高效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它集成了驱动总成(电机和变速器)、电机控制器、PDU(电源分配单元)、DC-DC、OBC、VCU、BMS,通过功能模块的系统高度集成,达到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减轻重量等目的。
安全方面,e平台3.0产品标配刀片电池,协同刀片电池类蜂窝铝结构,不仅可以消除电动汽车静态自燃,更在整车碰撞工况中带来超越燃油车的安全性能。
今年3月17日,比亚迪发布了划时代的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面升级。
该平台搭配全球首个电动车全域千伏架构,将电池、电机、电源、空调等都做到了“千伏级”承载能力,以超高电压1000V、超大电流1000A、超大功率1000kW,实现兆瓦闪充。
总之,这种深度的系统化整合,让比亚迪构筑起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
轿卡T4突破:三电技术赋能产品创新
比亚迪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田春龙指出,比亚迪轿卡T4的研发初心非常明确——“让卡友出门少辛苦、开上更有面、家人少担心”。
这不仅是口号,更是产品定义的出发点。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正源于比亚迪全栈自研的三电系统。
![]()
T4搭载62.3kWh刀片电池,CLTC工况续航达330km,满足城市物流运营需求。配合行业首创的电池冷媒直冷技术,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百公里”的高效补能——卡友吃一碗面的功夫,车辆即可迅速恢复能量,极大提升运营效率。
![]()
动力方面,T4采用150kW高效扁线电机,输出204匹马力,满载爬坡能力超35%,复杂路况依然从容。
![]()
承载系统上,车辆配备3吨级矩形大截面后桥与加强前桥,承载能力较同级提升20%,货厢最大容积达15立方米,真正实现“多拉快跑、耐用能扛”。
安全同样不妥协。T4搭载行业首创的灵犀电刹系统,实现毫秒级制动响应,结合全车盘式制动器,制动性能与安全性全面提升。
智能体验也向乘用车看齐。电控系统的协同能力支撑“你好,小迪”智能语音、远程控车、专用导航等功能,让驾驶更轻松、更安心。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敢于为T4提供10年/80万公里三电超长质保,这不仅是对用户的承诺,更是对自研技术可靠性的充分自信。
从电芯到电控,从集成到体验,三电技术的全链自研,使比亚迪能够实现从源头设计到终端应用的整体优化。
![]()
这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与可靠性,也构筑了供应链自主、技术快速迭代的体系竞争力。这一切最终都转化为T4“让卡友放心赚钱”的产品底气。
比亚迪用30多年的坚持证明,技术创新不仅是品牌发展的底气,更是重塑行业格局的根本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