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其间,以“展望‘十五五’巩固车优势”为主题的平行论坛同步举办,来自汽车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们齐聚,共同探讨“十五五”汽车产业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车企在新形势下的战略布局给出建议。
![]()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战略机遇期,而“十五五”将是实现关键一跃的历史性节点。“‘十五五’是中国汽车产业确立在世界汽车产业新格局中主导地位的核心窗口期,站在历史巨变拐点上的中国汽车产业任务艰巨、使命伟大,中国车企必须抓住关键窗口期做好战略布局。”清华大学教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说。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杨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有特大市场规模优势、最全产业链优势、成本与效率优势与创新资源与环境优势,未来还需要在工艺与材料领域、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研究领域、智能底盘领域、互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继续突破。
赵福全建议,未来企业竞争会由单一产品竞争向生态体系竞争转变,车企应规划多个重点领域。“电动化是基础战场,智能化是决胜高地,车路云一体化构建万物互联生态,出海是必答题也是长线战略,必须加速布局并实现重点区域突破。”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车企进入国际化新阶段,持续深化全球布局将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预计2030年,中国汽车出海总量可达1250万辆,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中国车企凭借技术和产业链优势,未来将不仅要输出产品,更能实现输出技术方案,乃至在智能汽车的新一代标准定义上赢得主动权。
中金公司研究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邓学通过一组数据,呈现车企出海的必要性。他表示,预计202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伴随着中国市场电动化革命基本完成,头部品牌确立,新能源市场格局重塑将进入尾声。而另一边,全球区域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仍然较低,全世界除中国外其他国家新能源渗透率不到10%,相当于中国4-5年前的水平。未来三年,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会明显上升,欧盟及新兴市场后发动能强大。“海外市场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基调,中国车企加速出海,实现新能源汽车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奔赴。”
航盛集团董事长兼副总裁杨洪表示,广东车企创新能力强、汽车产业集群潜力大,出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对‘十五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但未来企业要改变打法,一定要从产品质量、经营质量和品牌向上等多个维度上,坚持长期努力,和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