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海
![]()
![]()
![]()
![]()
明长城怀柔段,有四城十八堡。城,即黄花镇城、渤海所城、渤海所新营城、大水峪城。作为长城边塞军政设施,有些城的规模并不比“堡”、“砦”大,但因功能不同于堡,所以仍称之为“城”。
例如,曾是明昌镇黄花路所属的“渤海所新营城”,其规模与附近的慕田峪、田仙峪、贾儿岭堡基本相同,但在古代军政文书中却被称之为“城”。
今怀柔区大水峪村也是明代一座边城,官称“大水峪营城”。该城创于明永乐初,其后曾多次修葺或重修。明嘉靖中期重新设置镇、路时,划属于蓟镇石塘路。大水峪城并不大,周长约三四里。另外,在营城之左,还有一座更小的守口关堡。
根据古籍“屯兵曰营,列守曰寨”的定义可知。大水峪边城的屯兵功能,就是区别相邻关堡的主要因素。
明代中期,大水峪驻城营兵包括长期画地而守的“主兵”,以及分春秋两班来自河间营和大同营的“客兵”。营城之兵在平时按命令负责修缮墙台、植树杂防、训练备操、随时征调出战,完成任务后各自还营。而相邻的河防口、神堂峪等堡寨之兵,包括家属军户则是不离信地,世代戍守所属隘口。
长城一线营城或说“边城”有完善的军政管理机构和设施。按级别和功能的不同,分别设有“总督”、“总兵”、“参将”、“守备”、“提调”、“都司”、“察院”、“兵道”等衙署以及演军场、草场、粮仓等。
历史上的大水峪城多时驻提调、游击。所以,城内设有提调署、粮仓等军政公共设施。再由于明代崇神敬佛,所以几乎所有边城都建有大量神祠和寺庙。尤其是那些寄寓着有利于军事战守的真武、关帝庙,更是边城的标配。另外为使战马健壮、驮畜蕃息,军民健康等还得建马神祠、药王庙等。为垂后世,古代筑城建府或修庙立祠都会勒石立碑。
![]()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池、官署、寺庙等建筑也需要增建、重建和修葺,每次动工竣工都会刻碑纪念。所以,明清时期包括怀柔县城在内的长城沿线城邑有很多碑刻。今天,绝大多数碑刻已经毁失,仅存不多的碑刻,其字迹也已湮漫难辨了。
据密云旧县志所列,时至民国时期,大水峪城内还存有残损的衙署、寺庙等碑碣十几通,但除了“营城记”其他在当时就已无法辨读了。例如:
1. 大水峪村中街,“重修大水峪营城记”
2. 清乾隆五十八年,村北关帝庙
3. 清光绪年,村北关帝庙
4. 明崇祯年 村南关帝庙
5. 碑虽立,字无存,村南门外
6. 碑虽立,字无存,村南门外
7. 明万历二十六年,村南关帝庙
8. 明崇祯八年,村东七圣祠
9. 民国二年 真武庙
10. 清道光十二年 真武庙碑
11. 明嘉靖五年,真武庙碑
12. 村北,观音堂碑
13. 明崇祯五年,村街中 残碑
14. 清咸丰三年,村北城墙上玉皇阁碑
![]()
![]()
曾经树立在大水峪中心街的“重修大水峪营城记”碑。初刻于明嘉靖丙寅年,碑文作者是时任密云兵备道张守中。由于这篇碑文极具文史价值,到了清光绪庚辰年,有识者趁碑文尚能辨读,又将其易石重新镌刻,因之得以保存至民国,而今不知所踪。
![]()
碑文说:
大水峪关内,嘉靖年以前就有营城,但是城墙所用石料很小,墙垣低矮、单薄。加之年久失修,有好几段城墙都倒塌倾圯了,整个城就跟旷野似的。那些分春、秋两班外来的军士以及本城的守兵实在难以在此安心战守。时间长了,怎能保证一些军兵不逃离呢。
何况大水峪城墙之北一里多地就是长城的边墙,关口之外不足百里的秋厂、宝山寺等处就是夷人的巢穴。另外,大水峪城以西的河防口、神堂峪、亓连口等处都是敌人经常大举入犯之地。而长城之内向南近离京师仅百余里。
虽然说大水峪边城北倚燕山,似乎有山险可凭,但如果敌人突入之后,关南平原一片坦荡,毫无障蔽。所以,简陋的大水峪城作为屯军之地,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由此可见,大水峪城所在地实在是长城关塞的门户,营城必须堂堂轩宇威严。门户不可以不牢固,边城更不可以不坚整。只有做到城坚门固,赫赫威严,飞鸟不能逾越,再有大山天险,胡虏即便再强,终究难以攻入。
然而,城坚如此,难道可以说无需强兵良将了吗。不,关塞营城只是基本的设施保障,而强兵良将则是有效利用这些设施用以保障关塞无虞者也。如果仅有关塞而兵将不足,即使建筑了坚固的城池,也没用。虽有兵将但营城简陋不修,兵将所依靠的必要设施发挥不了保障作用,又怎能保证边塞安全呢。
故而,在防边备战中,有关塞就应该建筑营城,有了营城就可以屯驻兵将。如此就能实现城与兵互相依托、形成表里相助之势。
因此,重修加固大水峪城就是当前守边练兵中最重要的任务。
这次的重修工程自嘉靖四十四年秋七月开工,第二年夏五月竣工,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城之周围四百余丈,通高三丈,根阔一丈五尺,收顶一丈,门台三座,角台四座,门楼三座,角楼四座,城门二间,东西砌石街一条,外垒巨石,内勾条石。整个新城与原来相比,坚固整齐,实在是大水峪军民的安全屏障。
这次工程的总指挥是,蓟辽总督刘焘、巡抚耿隋卿。工程指挥、分指挥,有参将李仁齐、孙东山。有保定提调何延福、振武营中军刘尚仁。还有千总朱涛、任良相、李维藩、顾志仁、王世爵、郭祥、周朴、史继鲁、蒙养正、马永臣等。管钱粮的是王廷美和我。
我作为兵备在大水峪工程中不过是监视协调而已,可当时正值边地财政困窘,钱粮缩减,警讯边报紧急,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兵备道员尽量与大家苦心经营,克服钱粮不足的困难,终于重新修建了雄伟的大水峪城。希望以后在这里主政戍守的同仁们不要忽视这次的修筑工程,因此今撰文而记。
钦差整饬密云等处兵备山东提刑按察司佥事闻喜大石张守中著
嘉靖岁次丙寅孟夏吉日,光绪岁次庚辰季秋重勒,怀柔廪生刘永瑞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