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金陵石化公司生产指挥中心。
在南京,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转型变革正深入制造业腹地。随着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进入倒计时,记者近日走访金陵石化、南钢集团、天加环境、西门子数控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探寻它们如何以智能制造技术改造生产流程、重塑产业形态。
数据驱动,精准预测每日效益
作为南京市唯一一家年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企业,金陵石化通过构建智慧炼厂体系,成功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我们建成了覆盖全厂的5G定制专网,接入8000多个智能终端,构建了一条高可靠、低时延的工业数据‘高速公路’。”金陵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徐宏介绍。
基于中国石化“长城大模型”平台,金陵石化构建了涵盖工艺、设备、安全等领域的200多个专业知识库,开发出40多个智能体应用。智能视觉系统结合预测性维护技术,可实时识别现场安全隐患,实现从“人防”向“技防”的转变。
“钢铁智脑”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智慧运营中心化身“钢铁智脑”,超过百万个数据采集点实时汇聚成“数据江河”,数字孪生技术将万吨级钢铁生产线浓缩成可交互的三维模型。
作为钢铁行业龙头企业,南钢实施“人工智能百景千模”三年计划,加快推动AI技术与钢铁工艺深度融合。今年6月,南钢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创新构建双脑驱动群智能模型集群,突破传统单一模型局限。
端到端数字化提升交付效率
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空气处理机组已连续15年位居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服务全国众多医院、药厂和新能源企业。“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智能制造赋能。”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高级总监王东东表示,面对空气处理机组超80%的非标定制化程度,公司在建厂时就对核心零部件加工及物流环节进行了自动化升级。
天加建立了从客户需求到最终交付的“端到端”全流程数字化运营体系,联动9个系统,消除25个冗余环节,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交付周期从25天缩短至20天。
原生数字化工厂展现柔性制造
在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一座全程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原生数字化工厂,持续展现智能制造的系统能力。“我们从本源上赋予生产制造以数字化基因。”西门子数控(南京)总经理周郁荣表示。通过深入运用数字孪生、工业5G、智能运维系统等技术,SNC实现了IT与OT的深度融合,生产效率实现每年两位数提升,交付时间大幅缩短。
以国家级智能工厂为引领,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为平台,南京正汇聚智能制造新力量,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在生态构建中展现担当,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新图景。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通 摄影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