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5日,中国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首次点火测试。】
2025年11月13日,美国兰德智库发表作者玛丽莎·马丁的评论文章《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登陆月球:关于此次任务已知信息及其重要性的解读》说,中国2030年前登月计划引发美国担忧,因为“谁先到达那里谁将为我们在月球上能做什么制定规则”。文章说:令人担忧的是,不知道中国“2030前”是什么时间,美国计划于2027年“重返月球”,如果延误怎么办?
文章说,人类在月球上行走50多年后,中国正稳步推进其宇航员登陆月球的计划。2025年10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言人表示,按计划将在2030年前发射月球任务。
在美国立法者和航天领域的高层人士中,一些人担心,如果中国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重返月球的努力之前成功着陆,将损害美国作为航天国家的地位。美国宇航局的“阿尔忒弥斯三号”计划于2027年发射,但任何延误都可能使其发射时间更接近中国计划的登月飞行。
作者认为,中国载人登月任务时间的临近,标志着该国非凡的发展轨迹。北京于2003年通过神舟五号任务将首位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中国为期数十年的登月准备工作,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中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或“首次”。
中国从首次单人宇航任务,发展到发射双人任务,随后又执行了三人任务,并实现了中国宇航员的首次太空行走。此后,在近地轨道建造了天宫空间站。当国际空间站于2030年退役时,中国将成为唯一一个在地球轨道上拥有永久性前哨站的国家。
10月31日,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任务将三名乘员发射至天宫轨道站。他们接替了自2025年4月以来一直在空间站上的另外三名中国宇航员的工作。这种乘员轮换现在对中国来说已成为常态,并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为登月任务做准备时所具备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
然而,由于返回舱遭到太空碎片撞击,三名宇航员返回地球的时间被推迟。这提醒我们,无论任务看起来多么常规,太空环境依然充满危险。
中国稳步建立太空存在的方式凸显其技术实力。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已研制了20多种长征系列火箭——其中目前有16种在役。
据官方媒体《中国日报》报道,长征系列火箭的成功率为97%,这略低于SpaceX猎鹰9号火箭99.46%的成功率。
凭借可靠的运载火箭,中国能够为太空里程碑准确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今年8月,中国对最新的长征十号模型进行了地面测试。
该型号火箭计划于2030年搭载下一代“梦舟”载人飞船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梦舟将取代迄今为止一直承担载人任务主力军的“神舟”飞船。
该航天器由两个不同的模块组成,即返回舱和服务舱。返回舱承载宇航员,服务舱为返回舱提供动力、推进和生命支持。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其能够根据不同任务的需求进行定制。
初步设想了两个版本:一个用于近地轨道,往返运送宇航员至天宫空间站;另一个是专为月球任务设计的深空版本。
与神舟飞船的三座相比,梦舟的返回舱最多可搭载六名宇航员。梦舟飞船的首次无人飞行测试计划于明年进行。
梦舟还将搭载一个名为“揽月”的月球着陆器。此名源于中国已故国家主席毛泽东所作诗词,意为“拥抱月亮”。揽月由两段组成:着陆器和推进器。
着陆器承载乘员,推进器携带用于着陆的燃料,并在最终降落月球表面的阶段分离。揽月重量近26吨,可容纳两名宇航员前往月球表面。
月球着陆器的测试自2024年起一直在进行。一个机器人原型计划在2027年和2028年进行试验,一次无人梦舟揽月任务计划在2028年或2029年进行,之后将在2030年执行完整的载人登月任务。
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公布了计划供宇航员在月球上使用的航天服。在重庆的揭幕活动上,一名身穿该航天服的技术人员通过下蹲、弯腰和爬楼梯等动作展示了活动范围。
中国将以其成功的机器人月球探索计划为基础,该计划已经实现了若干重大里程碑。其中包括嫦娥六号任务于2024年6月通过机器人探测器交付了世界上首批来自月球背面的样本。这一引起头条新闻关注的突破凸显了中国在太空领域日益增长的技术影响力。
文章说,中国通往月球的道路是现实的、可行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按计划进行的。该国长达数十年的太空历史意味着它不仅拥有必要的技术诀窍,还拥有许多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东西:清晰的愿景和雄厚的资金。
2024年,中国在政府太空项目上的支出位居第二,尽管其190亿美元的支出比美国的支出惊人地少了600亿美元。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任务受政治风向变化带来的干扰也远少于美国。
中国的载人登月将承载深远象征意义,尤其是如果该国在美国宇航局计划的重返任务之前到达。但这样的成就将超越简单的声望:“先到达那里的国家将为我们在月球上能做什么制定规则,”美国宇航局前副局长迈克·戈尔德在近期的一次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中国的登月将使该国能够开始为这个太空新时代塑造规则、研究议程和地缘政治格局。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修订发布;图片源自兰德智库网站,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