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超火AI培训,老年也能第二春”“零基础入圈AI”“打造爆款账号,迅速变现”……这些充满诱惑的广告语,来自网上AI培训机构。近来一些读者来信反映,遇到“坑老”新骗局——打着AI培训的旗号,实则设圈套、卖高价。不少渴望通过学习新技术追赶时代潮流的老年人被拉入骗局。
河北石家庄的老刘被一则“AI免费培训、利润分成”的广告吸引。对方承诺缴纳1580元保证金即可学习,并称“学不会全额退款”。然而,缴费后老刘被拉进一个千人大群,所谓的“老师”从未传授实用技术,只重复一些基础话术,甚至禁止学员私下交流。之后,还有“院长”以选拔“关门弟子”为名,诱骗60多人追加缴费3299元,结果提供的也只是劣质视频课程。
湖南株洲的赵阿姨也有类似遭遇。她报名了北京爱好课科技有限公司的“免费学AI”课程,在免费体验课后被要求缴纳2680元学费。课程中,“老师”不断展示虚假的高收入截图鼓动续费,但实际教学却是一名“老师”面对近200名学员,老人熬夜学习也无人答疑,最终不仅没赚到钱,在投诉者签署协议承诺“不告知其他学员、不向媒体投诉”的情况下,退款500元。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培训的一般套路是:首先,制造焦虑,以学习AI有助于保持思维活跃度,避免与社会脱节为由,引起老年人关注;其次,在免费或1元试听课上,出示众多虚假案例,如“学完月入万元不是梦”等内容,吸引老年人上钩;随后,采用饥饿营销策略,以“名额有限”“优惠将结束”等话术刺激老年人冲动消费。
“以AI培训课程让老年人缴费,可能涉嫌虚假宣传。”河南建魁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明兴提醒,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所谓的低投入、高收益迷惑,抑制冲动、理性消费,“如果一定要报名课程,需要和对方签订有效的书面或电子合同,最好让子女帮忙核对合同条款,以便日后维权有所依据。”
平台方对直播、短视频内容具有信息审核责任,也有能力进行源头监测管控,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刘明兴认为,平台一方面要根据《网络主播行为规范》规定的直播资质准入要求,对相关行业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另一方面要对涉老课程销售直播的违规话术、私域交易等行为实施重点监测,同时畅通退货退款机制,方便老年人维权。 据《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