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韩美军司令最近一番表态,可是搅动了东北亚的一池春水。他在公开场合提到,驻韩美军的角色可能不再局限于“防御朝鲜”,而需具备“战略灵活性”——必要时能应对区域其他紧急事态。这话听着委婉,但明眼人都懂,所谓“区域事态”暗指台海、南海等敏感议题。2.85万驻韩美军,瞬间从“半岛盾牌”变成了可能随时出鞘的刀,韩国舆论场当时就炸了锅。
韩国国防部的回应倒是谨慎,发言人直接说“深感意外”,不愿多评论。这种尴尬不是没来由的。记得有材料提到,驻韩美军前司令艾布拉姆斯早前就鼓吹过将“对华作战方案”纳入韩美联合作战计划,结果被韩方直接冷处理。韩国的难处显而易见:一边是盟友美国的战略压力,另一边是与中国紧密的经济纽带和地理相邻的现实。首尔这些年一直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现在美军突然要把钢丝绳绷紧,韩国难免脚底发凉。
这么一看,美国推动的“战略灵活性”,表面是给盟国松绑,实则是在逼韩国选边站。美军高层说得直白:未来驻韩美军可能“根据需要部署到其他区域”。这话翻译过来,就是一旦台海或南海有变,驻韩美军基地可能成为前沿支点。韩国《京乡新闻》早就点破,这是“将驻韩美军角色从对朝防御转向对华遏制”。而韩国民众的抗议声也没断过,毕竟谁都不想自家国土变成大国博弈的棋盘。
倒是觉得,韩国这种“懵”,背后是战略自主性的长期缺失。从“萨德”入韩时的风波,到如今核潜艇议题的争议(韩国引进核动力潜艇的计划被美方技术及政治细节牵制),首尔在安全上对华盛顿的依赖越来越深。美国嘴上说“同盟现代化”,实际是让盟友多掏钱、多担责,甚至替美军挡枪。韩国前国务总理郑云灿说得一针见血:“同盟不是保护伞,而是基于利益的谈判结构”。可现在看,韩国的谈判筹码似乎不多。
更微妙的是,美军此番表态的时机。东北亚正处在多事之秋:朝鲜核问题悬而未决,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涉台言论又引发中方强烈反制,中俄则在对日问题上形成默契。美国此时强化驻韩美军角色,看似针对朝鲜,实则剑指整个地区战略平衡。有分析认为,美国试图将日韩都拉入其“印太战略2.0”的包围网,而驻韩美军就是钉在东北亚的一枚活棋。
话说回来,韩国未必甘心当棋子。李在明政府近期多次强调要“收回战时作战控制权”,可见自主防卫的意愿。但现实骨感——美军在平泽基地投入巨资建成海外最大军事枢纽,显然不打算轻易放手。韩国民间虽有反美情绪,但保守派仍视美军为“安全保证”。这种矛盾,正是韩国地缘困境的缩影:离天堂太远,离大国太近。
或许可以这样看,驻韩美军的角色转变,折射的是美国整体战略的焦躁。从奥巴马时代的“亚太再平衡”,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再到如今拉着盟友搞阵营化,美国对华围堵的抓手越来越少,动作却越来越急。但东北亚不是中东,这里大国林立,利益盘根错节,硬搞“急先锋”那套,恐怕会先点燃自己人的后院。韩国懵完之后,恐怕得好好想想:绑上战车容易,下次怎么下车?
![]()
参考资料:
《美防长来了,核潜艇议題搅动韩国》(人民网)
《驻韩美军司令强调“战略灵活性”,韩媒警惕》(新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