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娃哈哈集团2025年销售会议(也被称为经销商大会)在浙江绍兴如期举行。在会上,娃哈哈表示2025年公司实现了5亿元的收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宗馥莉并未出席大会,代表娃哈哈集团发言的是新任总经理许思敏。但有意思报告发现,在宏胜集团发布的官方推送中,从头至尾都没有一张许思敏的照片出现,其他媒体发布的现场视频,同样也是“只见其声,未见其人”。
同样没能“出场”的主角,还有一部分经销商。此前,娃哈哈明确了今年经销商大会的参会门槛:必须在2025年度累计业绩达1500万元以上、全年实现正向增长、保证金按时足额缴纳,并已完成2026年联销体协议签署。
这一门槛比去年经销商大会设立的1000万元业绩线要高出不少。
![]()
超市冰柜|图源:视觉中国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娃哈哈此番提升门槛的核心目的是筛选出高价值的核心经销商,从而集中资源服务优质经销商,强化对渠道的控制力,推动渠道体系向高效化、规模化转型。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
此前多年,娃哈哈的渠道体系都是“联销体模式”,即“娃哈哈—一级经销商—二级批发商—终端商家”等多个层级,公司一边放权给经销商,一边又通过保证金进行绑定。
这种模式曾带领娃哈哈走向辉煌,但它也有弊端。
那就是终端渠道的陈列、库存、促销等都掌握在一级经销商手中,公司对于终端渠道的掌控力会较弱。与此同时,经销商为了自身利益,对产品往往是“爱卖熟,不爱卖新”,也不利于新品的响应和推广。
![]()
娃哈哈AD钙奶|图源:视觉中国
据有意思报告统计,从2020年至今,娃哈哈推出的新品至少超过47款,但没有一个能够突出重围,主要问题就出在渠道体系上。
因此,宗馥莉上任后便着手对渠道体系进行改革——将娃哈哈现有的联销体模式,改为层级更扁平、对终端渠道掌控力更强的“大经销商”模式。
她的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对经销商进行淘汰、合并和筛选。今年8月,娃哈哈被传已“淘汰年销300万元以下经销商”,随后公司回应,“是正常动态优化”。同时,娃哈哈又提升了部分地区经销商的销售额任务,“比2024年增加50%”,不达标的失去经销商资格,将分散的小经销商整合成大经销商。
另一方面,娃哈哈也在加强终端掌控,比如在终端增加冰柜投放,下派业务员等。
在詹军豪看来,娃哈哈的渠道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此次大会是稳定军心的关键节点,如果能有实质性支持和明确的改革路径,将有希望平复内部动荡,修复渠道信心,但改革的长期效果还取决于市场表现。
对于娃哈哈来说,这场大刀阔斧的变革,还要持续很久。
作者:高越
编辑:余源
值班编辑:甜豆
俞敏洪,惹怒打工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