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托者,庚寅年立于蜀中,注册资本三十有五。
初承巴蜀沃饶之利,乘西南金融勃兴之风,至戊戌年而至鼎盛,业务遍及神州,管资逾三千二百亿,冠绝川蜀信托业,一时名重西南。
然盛极而衰,古今通理。
![]()
一.暴雷之始
初,川信发行TOT产品,美其名曰信中之信,实则藏污纳垢。
其底层多为风险资产,然川信避而不批。宏达系一手遮天,实控人阴持其柄。沧龙贪利,罔顾受托人责,与高天国之流勾结,假信托之名营私罔利。
自癸巳年始,数年之间,以新还旧垒资金池,挪用信资,暗送利益,风控虚设。累涉规模几百亿之巨。资金窟窿渐大,犹如溃堤蚁穴。
庚子年夏,TOT大面积逾期,规模达二百五十二亿余,惊雷骤起,市场震惶。时任监事孔坦言,缺口三十至四十亿。然川信多发声明,否认资金池停兑事实,欺瞒之举,令人扼腕。
二.奔走艰辛
暴雷伊始,八千余投资者几陷绝境,惶惶不可终日。奔波于川信大厦之间,心急如焚。
昔投养老、育儿、置业之资者,闻变如坠冰渊。有老者奔蓉城街巷,昼夜守司门,唯冀兑付之诺;有中产罄积蓄、借债填窟窿,终至家徒四壁;有创业者因款逾期,项目停、员工散,从意气风发堕债台高筑。
蜀地茶肆间,常闻哀叹,或捶胸顿足,或默然垂泪,惨状观者动容。众投资人望穿秋水,终不见钱币归来,其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监管雷霆
监管闻迅即动,当年十二月,原银保监限宏达等四股东权,断利益链,为处置奠基。辛丑年三月,监管再施重手,罚川信三千四百九十萬金,列信托史上最大罚单。
其罪有十三,警竹难书,骇人听闻,实为业内所不耻。
然处置之途,荆棘丛生。
资产盘错,底层项目遍神州,清算核查非旦夕功。投资人代表十余度聚议,日奔法院、监管间,夜理诉求至三更,口干力竭,唯"坚持"互勉。间有不法者散谣言、煽过激,幸理智者阻,方免大乱。
四、风险化解
至癸卯年冬,转机现。
"天府春晓"横空出世,蜀道控股,是为川省国资。受命化险,拟四至八折受让自然人受益权。消息即出,争议四起:有急盼回款者愿割肉,有信资产升值者争全额。
群内争不休,家庭意相左。然春晓资金有限,难以全额兑付,亦折损效安信,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次年一月,签约率逾九成五,八千余投资人多释执念,纵有不干,无可奈何,重整障碍得扫,开业板上钉钉。
五、天府信托
癸卯年四月,川信以资不抵债申破产重整。九月,计划获批:宏达系退场,战略投资者入驻。
甲辰年国资入主。蜀道控股,持股七成二。前者资产逾万五千亿,列五百强于世,实力雄厚。三月,中院终结重整,公司复经营,牌照得保,投资人悬心落。
八月,国金监总局批股权变,蜀道持股五十八点六三,春晓、交子金控等国资紧随。十一月更名"四川天府信托",新名起旧弊除,西南金融添新员。
点评:
初,刘沧龙等私念乱规,陷万民水火,罪不容诛。然天网恢恢,关联者受国法惩,诚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八千投资人历五载煎熬,为大局舍私利;天府信托之重生,赖国资力、监管智、众人韧。
金融为国重器,当以诚信为本、责任为要。天府之劫,前车鉴也。今信托新篇启,当铭过往、守合规、不负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