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老白第244篇原创笔记
前言
7年前,成为部门负责人那天,我以为找到了职场的答案。
2年后,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年过40,终于明白:你以为的培养,在别人眼里是应得的;你给予的信任,他转身就试探底线;你付出的支持,换来的是一句“我要离职”。
你把别人当兄弟,别人拿你当提款机。为什么?
因为,职场关系的本质,从来不是感情交换,而是价值互换。
01
新管理者大多有个通病:
人都是将心比心,只要真心对下属好,他们就会全力支持和配合。
却忘了古语早有告诫:“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30岁时,我在前公司见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经理特别欣赏一位新人,手把手教业务,顶着压力让他提前转正,半年就破格提拔为小组长。要不是年龄实在对不上,恐怕“私生子”八卦都早已流传出来。
结果呢?
1年后,新人就带着学来的一身本事,和几个重点客户,跳槽去了竞争对手。
人们的谴责,毫不影响他在朋友圈晒公司配的兰德酷路泽。
这就是人性的真相:你的付出,在别人眼里只是利用价值。你天天对他好,容易被忽视;稍有点不满足他,他就觉得你没价值。
02
那管理者该怎么办?整天板着脸,铁面无私?或者把下属当工具人,不闻不问?
当然不是。
其实,职场无论什么角色,都应该懂得3个字:边界感。
培养要有筛选机制。看一个人值不值得培养,不是听嘴上说什么,而是看遇到困难时的反应,是抱怨环境?还是冷静回应?
培养要让成本分摊。你的培养不是免费的,你的支持也不是理所应当的。给了机会,就要收回结果;你的善意,值得收取代价。
培养要懂公私分明。私人感情永远不能逾越规则。可以私底下称兄道弟,但不能因为关系就放松标准。该批评批评,该淘汰淘汰。
毕竟,对下属负责,不是让他过得舒服,而是让他得到成长。
03
曾见过最失败的管理者,就是把“对下属好”,理解成:
不忍心批评,时不时自掏腰包请客吃饭,把团队当成大家庭。
毫不意外,结局就是业绩惨不忍睹,自己位置都无法保住。
就像有句歌词:“心软是最致命的脆弱”。职场带领团队时,心软,只会害了所有人。
说到底,管理的本质不是当好人,而是:
让对的人得到丰厚的回报,让错的人承担应有的代价。
你可以对下属好,但要留七分清醒;你可以培养他们,但要有选择标准;你可以给予信任,但要设置回报机制。
记住,你的好,要留给值得的人。
写在最后
工作了20年,接触的人越多,越深有感触:
真正对下属好,不是让他们喜欢你,而是保持恰当距离;不是为他们遮风挡雨,而是教会他们逆风而行。
当你带着边界去付出,你会发现,真正优秀的下属,反而会更尊重你。
因为,他们懂得:你的好不是中央空调,而是极具分量。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